民族问题研究手段创新与展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问题研究手段创新与展望

民族问题研究手段创新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周学文 2016年4月20 日,台北 1 报告提纲  一民族问题研究手段特点和不足与 不  二大数据架构及在民族问题研究的 应用  三用大数据方法研究“元音归一方 法” 2 民族问题研究手段特点和不足 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 立的背景: 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 和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962年两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977年归属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3 民族问题研究手段特点和不足  1.2 传统的民族问题研究手段特点 A 、注重个体研究,轻视集体研究 基于个人兴趣特点,依靠个人单枪匹马,在涌 现出一批学术大师的同时,也有大量人才的才 能被埋没,研究内容的碎片化,只研究树叶, 不研究树木,更不研究森林,一叶障目,不见 森林。 4 民族问题研究手段特点和不足 B 、重视定性研究,轻视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多基于个人的思辨和经验,如果不辅 以大量的数据和严密的数学推导,其结果和结 论通常难以服众,易引发争论热点,而难以区 分那个观点更加切合实际,这就是常说的社科 研究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原因 ,而自然科学研究因为基于严密的数理推算和/ 或海量数据验证,通常其结论少有争议。 5 民族问题研究手段特点和不足 C 、注重主观研究,轻视客观研究 作为社会科学的范畴,民族问题研究一般以个 人思辨和/或少量调查/抽样数据这样偏主观的 方式为研究手段,基于这种研究的结论难免陷 入主观或片面的窠臼,尤其在如今信息爆炸、 瞬息万变的时代,如对存在的海量数据视而不 见,研究就会与客观世界脱节; 6 民族问题研究手段特点和不足 D 、研究手段一贯制,缺乏创新  我们的民族问题研究还是满足于个体化、碎片 化、感性化的研究,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基本停 留在电子文档、电子邮件、PPT的层次,个别 的研究使用了一些量化计算、统计方法,至于 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它们与民族问题研究学科 结合的知识普及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7 大数据架构及大数据在民族问题研究的应用  2.1 大数据的特征 一是数据量要大而全,不再是抽样的部分数据 ,二是注重关联关系而不注重因果关系,三是 使用混杂数据而不追求数据精确性  2.2 Google的大数据技术架构 全球数据中心,包括几个主要的分中心;新一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