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一生水与明堂制度对东周以后明堂制度之起源的一种考察.doc
                    太一生水与明堂制度
对东周以后明堂
制度之起源的一种考察
王国维先生有云:“古制中之聚讼不决者,未有如明堂 之甚者也。” [1]诚哉斯言。明堂制度之复杂难宄,盖出于 后世之不断附益,此点清人江藩己有觉察,他说:“其时孝 武志在求仙,事非稽古,罢儒生之议,用方怪之言,乌足 道哉?逮及东京,光武好谶,儒生议礼,不敢不本纬书, 而明堂制度又杂以懺纬之文矣。” [2]江氏站在五室明堂的 立场上,批评一室与九室明堂,其立论指陈未必允当,然 其识见确实高明。东周以后,明堂制度约有三端,一为一 室,二为五室,三为九室,而以后二者为大端,近二千年 来关于明堂制度的争论,均徘徊于二者之间。一室明堂为 三代之遗制,此容另文专论。[3]本文试图结合郭店楚简 《太一生水》,讨论五室明堂与九室明堂产生的可能的思想 基础。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
明堂之争始于东汉,其时已有所谓今礼、古礼之别, 许慎《五经异义》云:
今戴礼说《盛德记》曰:“明堂者,自古有之,凡九室, 室四户八牖,共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 所以朝诸侯,其外有水曰辟雍。”《明堂月令》说:“明堂 高三丈,东西九初,南北七筵,上圆下方,四堂十二室,
室四户八牖,其宫方三百步,在近郊三十里。”讲学大夫淳 于登说云:“明堂在国之阳,三里之外,七里之内,丙巳之 地,就阳位,上圆下方,八窗四闼,布政之宫,故称明堂。 明堂,盛貌,周公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五精之神,太 微之庭中有五帝坐位。”古《周礼》《孝经》说:“明堂,文 王之庙,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西 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 周公所以祀文王于明堂,以昭事上帝。”许君谨按:“今礼 古礼各以义说,无明文以知之。” [4]
所谓“今礼”是指东汉的明堂制度,《礼图》云:“建 武三十年作明堂,明堂上圆下方,上圆法天,下方法地, 十二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 [5 ]这个制度最早见于《大 戴礼记?盛德》(今本在《明堂》篇)。所谓“古礼”是指 《周礼?考工记》所载之五室明堂之制。
对于两种明堂制度的来历,许慎认为“无明文以知之” 对此郑玄加以反驳,他说:
《戴礼》所云,虽出《盛德》篇,云九室三十六户七 十二牖,以秦相吕不韦作《春秋》时说者所益,非古制也。 ‘四堂十二室’,字误,本书云‘九堂十二室’。淳于登之
言,取义于《孝经援神契》说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曰明堂者,上圆下方,八窗四闼,布政之宫,在国之阳。 帝者谛也,象上可承五精之神,五精之神实在太微,在辰
为巳,是以登云然。今汉立明堂于丙巳,由此为之。周人 明堂五室,是帝各有一室也,合于五行之数,《周礼》依数 以为之室,德行于今。虽有不同,时说炳然,本制著存, 而言无明文,欲复何责? [6]
按照郑玄的说法,五室是周人的明堂制度,九室是秦 人的明堂制度,五室显然早于九室。这个看法对后世的影 响很大,阮谌《三礼图》云:
明堂者,布政之宫,周制五室,东为木室,南为火室 西为金室,北为水室,土室在中。秦为九室十二阶,各有 所居。[7]
《礼图》:秦明堂九室十二阶,各有所居。[8]
并且,由于五室之制早于九室之制,故后世论明堂制 度者,多以五室为是。袁翻《明堂议》:
明堂五室,三代同焉。配帝象行,义则明矣。及《淮 南》《吕氏》与《月令》同文,虽布政班时有堂个之别, 然推其体例,则无九室之证。明堂九室,著自《戴礼》,探 绪求源,罔知所出。而汉氏因之,自欲为一代法。[9]
贾思伯云:
窃寻《考工记》虽是补阙之书,相承己久,诸儒著述 无言非者,方之后作,不亦优乎?且《孝经援神契》《五经
要义》旧
要义》旧《礼 矣。[10]
皆作五室,及徐刘之论同《考工》者多
类似论者尚有不少,直至近人王国维作《明堂庙寝通 考》,仍以五室为是,九室为非。
对于郑玄的以九室明堂为秦制的说法,也有学者表示
不同意见。牛弘曾条列古代有关明堂的文献,在谈到记载 着“九室十二堂”的《明堂月令》时,他说:
今《明堂月令》者,郑玄云是吕不韦著《春秋十二纪》 之首章,礼家抄合为记,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周书》内 有《月令》第五十三,即此也,各有证明,文多不载。束 晳以为夏时之书。刘瓛云:‘不韦鸠集儒者,寻于圣王月 令之事而记之,不韦安能独为此记?’今案不得全称周书, 亦未即可为秦典,其内杂有虞夏商周之法,不韦安能独为 此记也。[11]
牛弘对以往争论的态度是公允的,他认为九室明堂有 其来源。
平心而论,尽管前人对明堂制度的讨论已很多,但即 便今日,要判定上古明堂是五室抑或九室还很困难,记载 两种明堂制度的文献都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不足以说明西 周或更早时期的明堂制度。考古学所得的古代建筑遗迹也 没有五室或九室的样子。先秦文献中唯一的明堂实例见于 《孟子》,顾颉刚先生已指出,这个明堂实际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安全与急救(四川警察学院)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 VIP
 - 铁总工电〔2018〕125号普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docx VIP
 - 煤岩复合体能量传递特性与动力灾害关联性.docx VIP
 - 高血压的危害及有效的降压方法.pptx VIP
 - 生涯发展报告.pdf VIP
 - 数学活动 月历中的奥秘及和为定值的两数积的规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 2026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招聘3人(非事业编)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弱电施工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