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孕产妇健康管理知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孕产妇健康管理知识.ppt

孕产期保健内容 (一)早孕保健 1.对怀孕妇女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 2.凡确诊的孕妇应列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范围,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册)。 3.对早孕妇女进行孕早期卫生保健指导,包括避免接触各种有害有毒物质。 4.对有异常症状或发现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及时诊查、指导或转送上一级医疗保健单位诊治,并列入高危孕妇管理范围,重点监护。 * (二)产前保健 检查时间 初查:孕三个月(孕12周)前一次。 复查:孕5—6个月(孕20周—24周)一次。凡可能分娩出生缺陷儿者,均应在24周前,尽早明确诊断,及早终止妊娠。孕7—9个月(孕28—36周)每月一次。孕9个月(孕36周)后每10天左右一次。 (孕妇产前检查次数一般不应少于5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复查次数。) * 2.检查内容 (1)初查内容(孕12周内) ①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史、孕产史、家族史、遗传史等,并推算预产期。 ②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身长、体重、基础血压、内科及妇科检查。 ③常规化验:尿常规、血常规、血型,尿糖或血糖、乙肝两对半、肝功能、梅毒筛查、白带查滴虫、霉菌、淋球菌等,知情选择开展HIV(艾滋病)与唐氏筛查。 * ④逐项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册),列入系统保健管理范围,孕妇需接受妊娠各期宣教及母乳喂养指导。 ⑤筛查高危妊娠,进行高危评分,发现妊娠禁忌症和严重合并症者及时处理,预约下次产检时间。 * (2)复查内容 孕5—6个月(孕20—24周) ①询问孕妇健康状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及孕妇保健状况。 ②体格检查及产科常规检查:血压、体重、胎心、宫高、腹围、浮肿、观察胎儿生长发育,初产妇或有难产史者需进行骨盆外测量。推广使用妊娠图。 ③指导孕期卫生和营养。 ④开展B超检查,根据需要复查血常规、尿蛋白等。 * 孕7个月(孕28周)后 ①体格检查及产科常规检查: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率、胎方位,注意有无浮肿。 ②必要时复查尿蛋白、血常规、肝功能、血型和超声波检查。 ③积极防治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及胎位异常等并发症。指导孕期卫生、营养、自我监护方法和作好母乳喂养的准备。 ④预测分娩方式、决定分娩地点。 * (三)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 1.高危妊娠的筛查 凡早孕初查或产前检查时应注意筛查高危妊娠因素,根据农村高危妊娠管理程序,按高危评分标准,判断其对母婴健康的危害程度。凡筛查出来的高危孕妇应进行专案管理。 * 2.高危妊娠的监护及管理 (1)对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卡(册)上,作特殊标记,定期随访、追访。 (2)按高危妊娠的程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轻度高危妊娠由乡卫生院负责定期检查、观察和处理,重度高危妊娠者由县或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诊治。病情缓解后可返回,由乡卫生院负责定期随访。 (3)凡高危孕妇均应住院分娩,并尽可能动员在县或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待产分娩。 * 2.高危妊娠的监护及管理 (4)凡属妊娠禁忌症者,应送县及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确诊,并尽早动员中止妊娠。 (5)县及县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应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护手段,开设高危孕妇门诊,确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儿有利的分娩方式,决定计划或适时分娩,确保母儿平安 。 (6)高危孕妇的产后访视由乡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实施。 * (四)产时保健 (1)提倡和宣传住院分娩,严格执行接生常规,认真观察产程,正确处理分娩,提高产科质量,防止产时并发症。 (2)重点抓好“五防”“一加强”。 * (五)新生儿保健 1.推广新生儿阿氏评分,评分7分及以下者重点监护。 2.加强管理,注意新生儿保暖,防止新生儿窒息。 3.早抱奶,正常新生儿产后即可抱奶,母婴同室、同床者应进行指导,防止意外。 4.婴儿室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高危儿应重点护理,必要时可请儿科医师诊治。 5.做好对母亲护理新生儿知识的宣传,指导科学育儿。 * (六)产褥期保健和产后访视 1.产褥期保健 重视产褥期保健,严格执行产褥期护理常规,防止产褥期感染。注意恶露、子宫收缩、体温及全身状况,及时处理异常。积极开展产褥期保健的卫生宣教和指导,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科学喂养。 * 2.产后访视 访视次数:3—4次,第一次:产后出院7天内;第二次:产后第14天。;第三次:产后28天。第四次:42天。 新要求:第一次:产后14天内上门;第二次:产后30天;第三次:产后42天(产妇本人意愿) 高危产妇相应增加产后访视次数。 * 访视内容 产 妇 (1)了解一般状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等。 (2)测体温必要时测血压。 (3)检查:乳头有无皲裂,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汁分泌量、乳腺管是否通畅。宫底高度、子宫硬度及压痛。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热、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