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b小调玛祖卡舞曲》创作特征探析兼论玛祖卡舞曲的起源与发展.docVIP

浅析肖邦《b小调玛祖卡舞曲》创作特征探析兼论玛祖卡舞曲的起源与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肖邦《b小调玛祖卡舞曲》创作特征探析兼论玛祖卡舞曲的起源与发展.doc

浅析肖邦《b小调玛祖卡舞曲》创作特征探 析一一兼论玛祖卡舞曲的起源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肖邦玛祖卡舞曲《b小调玛祖卡舞曲》创 作特征 论文 肖邦一生中共创作了 57首玛祖卡舞曲,被 美誉为“音乐的珍珠”,是钢琴曲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笔者通过对《b小调玛祖卡舞曲(Op. 33No. 4)旋律、和声、 曲式、节奏等创作技法的分析,进而总结其创作特征,以 期窥一斑而见全豹;同时,笔者就玛祖卡舞曲的产生、发 展加以论述,以助于研究者、演奏者更好地对肖邦玛祖卡 舞曲的深刻把握。 弗雷得里克?肖邦(1810 —1849)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 钢琴家。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 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 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 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流亡至巴黎并在那里度过了 他的一■生。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涉猎各种舞曲、 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 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 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 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美誉为“浪漫主义的钢 琴诗人”。 一、玛祖卡舞曲的起源与发展 玛祖卡(Mazurka)为波兰的传统舞曲,17世纪由马索维 亚(Ma zovia)地区传开并盛行于整个波兰。1 8世纪中叶玛 祖卡舞曲传至德国及巴黎,19世纪初传入不列颠(B ritain),于1 830年代成为欧洲上流社会极为流行的社交 舞曲。19世纪中叶为西欧流行玛祖卡的鼎盛时期,玛祖卡 从此成为欧洲古典舞蹈体裁的重要一员。今天我们所说的 玛祖卡舞曲有三种形式,其各种形式的名称均以所处的地 区而得名。 第一种是慢速度的玛祖卡舞曲(Maz urka), 17世纪流 行于马索维亚地区,其特点是节拍重音常落在第二拍子或 第三拍子,常用的节奏形态为x xXxlXx 一和x. XxXlxX — 音乐风格生动活泼具有好斗性;第二种是节奏和缓的库亚 维舞曲(Kuj awy),由库亚维地区而得名。风格和玛祖卡舞 曲较为接近,节拍重音常落在第二拍子或第三拍子,常用 的节奏形态为X. xxxjx XXXX,旋律中较多使用装饰音,富 有歌唱性;第三种是轻快的奥别列克舞曲(Ober ek),奥别 列克舞曲与玛祖卡舞曲一样来自马索维亚地区,节奏与玛 祖卡相似,常用节奏形态为xxxxxxl XX?lxxxxxl xXx,最 大的特点是速度较快,是一种双人舞,伴随着鞋跟踩踏附 点节奏,给人以田园风格。 肖邦的童年曾在马索维亚地区度过,这对其玛祖卡舞 曲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肖邦充分运用波兰民俗舞曲原 有的特征,并融合个人风格与技巧,共创作玛祖卡舞曲57 首。就总体风格而言可以分为三类:生活情景描绘类、舞 曲音乐类、抒情音诗类。其中第三类是最能表现肖邦个人 特点的一类,也是最具艺术性的一类,《b小调玛祖卡舞曲》 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作曲家创作玛祖卡舞曲,如俄国 格林卡的F大调、C大调、A大调玛祖卡;波兰席漫诺夫斯 基的两首玛祖卡(Op. 19);鲍罗丁的钢琴小品中有2首玛 祖卡舞曲;也有一些作曲家在其大型作品中作为片段使用 这种舞曲,如俄国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利斯?戈都诺夫》、 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中也运用了玛祖卡舞曲。 二、《b小调玛祖卡舞曲》技法分析 《b小调玛祖卡舞曲》创作于1837-1838年问,此时 肖邦在创作上正进入最旺盛的时期,在创作技法上已达到 炉火纯青的地步,笔者试从以下方面对其创作技法进行分 析。 1、旋律分析 肖邦钢琴曲的旋律创作很具特色,其中声乐性旋律、 器乐性旋律、抒情性旋律、华彩性旋律、民俗性旋律等, 是其主要的旋律特征,在b小调玛祖卡舞曲中代表性旋律 有: 装饰性旋律 装饰性旋律是指通过运用单倚音、复倚音、颤音、回 音等装饰音对旋律进行装饰,进而使旋律增添了新的内涵, 也给听觉上带来新鲜感,并赋予作品以浪漫主义的诗意。 在下例中作曲家运用了波音、单依音,使得旋律充满浪漫 性并富有诗意。 谱例1:《b小调玛祖卡舞曲》12—17小节 舞蹈性旋律 肖邦的玛祖卡创作中,其中有一类与舞蹈音乐保持着 密切的联系,即舞蹈性旋律。下例中跳进与级进结合的旋 律,再加之特殊的节奏,将充满兴奋情绪与欢乐气氛的舞 蹈场面表现出来(见谱例2)。 谱例2:《b小调玛祖卡舞曲》18—21小节 2、曲式分析 《b小调玛祖卡舞曲》采用了再现五部曲式,A段是由 两个12+12小节的乐句构成的复乐段,并完全重复一次, 调式调性均在小调上,并经过了具有回旋性的调性变化(b —f—b—C -b),音乐色彩较为暗淡、忧郁;B段为8 +8结 构的方整性乐段,调式调性转入大调上(B-bE),音乐变得 明朗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