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文字起源和语文教育
先秦语文教育史和教育思想研究 先秦语文教育史 和教育思想研究 张正君主创 (二) 第一章 文字的起源和语文教育 第一节 劳动产生了语言和语文教育 一、有了语言就有了语文教育的萌芽 二、文字的出现赋予语文教育特定的蕴义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学校教育萌芽和教育理念 一、学校教育萌芽 二、教育特点和教育 第一章 文字的起源和语文教育 第一节 劳动产生了语言文字和语文教育 一、劳动产生了语言,有了语言就有了语文教育的萌芽。 (一)中国人是从那里来的?华夏文明从何时何处而来? 在云南禄丰发现了800万年前“腊玛古猿”化石,他们是中国人的远祖; 在湖北省巴东等地发现了300万年前南方古猿化石,被认为“从猿发展到人的最后一 跳”的标志。 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代表着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迹。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距今50万年前的“北京人”化石。北京人已经有了简单的思想和语言。 (二)有了语言,就有了语文教育的萌芽 《吕氏春秋?谣辞》:“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谔,后亦应之。”《吴越春秋》:“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以上两段文字表明: 1、人们在劳动中已经使用了简单语言。 2、“舆谔”是一句口号,前面的人喊,大家“应之”,既用力一致,抬起了大木,又“学会”了“舆谔”这个单词,可谓语文教育的萌芽。 3、后句六个字,既可以理解为狩猎过程,也可理解为组织者的命令,说明人们之间已经 通过语言进行沟通。 《庄子》:“伏羲氏,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狩猎。” 《易?系辞》:“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 《孟子》:“后稷教民稼穑。” 《韩非子》:“燧人氏教民以火以渔。” 以上史料说明: 1、在长期原始社会,各部落首领通过语言和示范向成员传授技术。 2、老人与孩子负责饲养禽畜,老人同时还承担教孩子语言和技术的任务。 3、从语言学习角度看,部落首领和老人, 就是“语文教师”。 “人一生出来就落入了一个现成的语言巨网,从此以后,人就不能不顺应它、学习它,并在这种顺应、学习过程中,不仅接受别人的语言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质量,而且还用语言影响和教育别人。” (张隆华、曾仲珊主编《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 结论: 劳动产生了语言,有了语言就产生了语文教育的萌芽。语言交际是技术交流的前提,技术交流又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原始社会的语文教育就在这种交际、交流中诞生了。 二、文字的出现赋予语文教育特定的蕴义 (一)文字的起源和完善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说文解字》:“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结绳而为治…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 契。” 上段文字,阐述了文字诞生的大致轨迹。如果把甲骨文作为汉文形成的标志,那么,它从起源到形成大致经历了“岩画”、结绳记事、陶纹、甲骨文阶段。 1、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祖先在他们生活附近遗留踪迹,“岩画”就是其中代表。如内蒙古岩画、福建仙字潭岩画、江苏连云港岩画、黑龙江岩画等。 (1)内蒙古岩画 内蒙古岩画以阴山岩画为代表,反映了居今5万~3.5年的生活情景。 A、《放牧》、《围猎》部分类似象形文字; B、透过岩画可以感悟到“老人在岩画前教孩子围猎技能 的情境。 放牧 围猎 百鹿图 (2)福建仙字潭岩刻 考古学家认为,“岩刻”是“原始先民在岩石上表达思想和记录生活的岩画。”“至少已处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过渡阶段。” 果真如此,其目的是刻在岩石上让“学生”记住。它蕴涵着“文字教学”的因素。 (3)江苏连云港岩画等 珠海天才石 岩刻 广西花山岩画 黑龙江岩画:人、太阳和星 投枪、箭、野猪 2、结绳记事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郑玄《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A、总体而言,结绳晚于岩画; B、结绳客观需要人们联系地分析问题,对思维、智力有较高的要求。 C、结绳记事促进文字符号的演化; D、随着社会进步,结绳记事逐步被“刻画符号所取代。 3、陶纹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用绳子打结记事是个好办法,但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过久了记不得了;事多了光靠结绳来记是很难记清楚的。于是古人就另找出路,‘依类象形’、‘契木为文’。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陶器刻划符号。” 西安半坡遗址 人面鱼纹盆等 余姚陶盆刻画 4、从“陶纹”看文字的演变 左江岩画:形象 到抽象 半坡鱼形纹演化为“图画” 半坡刻划 符号 甲骨文 史料分析: A、文字的演变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电动重卡充电站建设方案.docx VIP
- 一种白肉灵芝-魔芋胶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20J333 建筑防腐蚀构造.docx VIP
- 24J113-1 内隔墙-轻质条板(一).docx
- 保护区安全准入复习试题附答案.doc
- 工厂分伙协议合同.docx VIP
- 古韵悠长 第一课《雕梁画栋》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TCECS1517-2023 装配式压制玻璃钢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需求分析与课程设计》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