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心脏联盟学术会议.pptx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心脏联盟学术会议.pptx

第四届天津心脏高峰论坛(冬季)第三届晋冀鲁豫京津心脏联盟学术会议2015.12.26-12.27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心脏学会(THA)主办护理专场天津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患者在院与出院前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培训班天津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403会议室2015年12月26日 下午13:30-17:00主办:天津市心脏学会(THA)协办:天津市心脏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2015年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心脏骤停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可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 我国SCD的发生率为每年41.84/10万(0.04%),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发生SCD54.4万例。即使在美国,SCD抢救成活率仍小于5%。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按压心脏的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并恢复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抢救生命的目的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 BLS) 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心肺复苏术CPR CPR开始的时间CPR成功率 1分钟90% 4分钟内60% 6分钟内40% 8分钟内20% 10分钟内0%心脏骤停分类1心室颤动(VF)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成功率高2无脉室速(pulseles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3心搏停顿(Asystole)多见于麻醉、手术意外和过敏休克 其心脏应激性降低,复苏成功率低4心电机械分离(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常为终末期心脏病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2000200520101985196619501960美国的Peter Safar和Elam医生开始采用人工呼吸来复苏病人发展为心肺复苏学,每隔5年更新心肺复苏指南封闭式胸部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相结合,心肺复苏术诞生ZOLL提出电击除颤,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术强调了心肺复苏术中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诞生了心肺复苏的新标准《2016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肺复苏2011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10月15日,新版的《美国心脏学会CPR和ECG指南》隆重登场,时隔5年,AHA对CPR进行了1个关键问题及要点更新:1、完善救治体系急救系统分类:SPSO架构 过程 系统 结果人员 操作规范 项目 满意度培训 政策 组织设备 程序 文化过程系统架构患者预后质量 安全 持续质量改进 综合、合作、衡量、基准确立、反馈 2.生存链【一分为二】 院内心脏骤停(IHCA)与院外心脏骤停(OHCA)生存链院内心脏骤停及时高质量心肺复苏高级生命维持和骤停后护理检测和预防快速除颤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院外心脏骤停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及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基础及高级急救医疗服务高级生命维持和骤停后护理快速除颤(三)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1.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现况调查:(无需研究假设和不设对照;抽样调查——抽样必须随 机化,样本必须足够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和对照,代表性,可比性,匹配)队列研究:(暴露组和对照、代表性、可比性)(1)现况调查:影响因素①预计的患病率高低或标准差大小; ②对研究结果准确性(α值)要求; ③容许误差的大小。·计量资料(均数)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d-容许误差 s-标准差计数资料(率)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P-患病率 Q=1-P (2)病例对照研究影响因素:1.对照组或人群暴露率(P0); 2.病例组暴露率(P1)或OR; 3.α值; 4.把握度(1-β)。(3)队列研究影响因素:1.非暴露人群或一般人群的发病率(P0); 2.暴露人群发病率(P1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