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燕麦和毛苕子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竞争的响应研究-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docxVIP

高寒山区燕麦和毛苕子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竞争的响应研究-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寒山区燕麦和毛苕子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竞争的响应研究-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M.D.Thesis 高寒山区燕麦和毛苕子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竞争的 响应研究 Study on Roo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ponse to the Competition of Avena sativa L. and Vicia villosa Roth in Mixed Grassland in Alpine Region 盛亚萍 Sheng Yaping 西北师范大学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二零一二年五月 I 摘要 摘 要 PAGE PAGE IV III III 根系的分布格局反映了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情况和竞争能力。在相同的环境条 件下不同的根系形态反映了植物在相互竞争时采取的生态策略。植物在生长发育过 程中,为了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其形态呈现出相当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是植 物克服自身不能运动、使其摄取资源的器官与维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资源紧密接触 的一种策略,当生境发生变化时,根系会产生形态、生理等方面的变化来维持其功 能行为。祁连山北坡高寒山区牧草生长季短、冷季长,影响了牧草的固碳能力,限 制了根系的生长发育,制约了根系利用土壤有效资源的效率,不利于牧草的繁茂生 长。人工草地牧草根系对根系形态可塑性以及种间关系等方面的响应较为敏感,需 要通过根系形态可塑性等的调整适应种内竞争,克服低温等环境制约,建立禾本科 和豆科牧草的混播草地。有效结合浅层分布散根型的禾草与直根系的豆科牧草,可 以通过配置土层间根系的碳分配,调整根长大小和禾豆牧草间的种间竞争关系变化, 调节根系可塑性来克服环境制约,而且总是通过主侧根的形态变化、生理反应和根 长配置的改变来适应这些异质生境,提高土壤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牧草产草量。签于 此,本文以石羊河上游高寒山区人工草地为例,研究了不同混播处理下的燕麦与毛 苕子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 混播草地牧草的根长密度显著大于单播处理,并且随着混播草地中燕麦密度 的减小,牧草根长密度逐渐增大,出现高燕麦密度低 RLD 的现象; (2) 在空间分布上燕麦和毛苕子根长密度表现出明显差异,燕麦根系主要分布在 25cm 土层,毛苕子根系主要分布在 15cm 土层; (3) 混播处理下的燕麦与毛苕子根系形态变化差异明显,在 4 个混播处理中,燕 麦主根的根长密度比重在 1.4%-2.8%之间,与CK1处理(3.5%)相比,混播草地燕麦的 主根根长密度明显受到抑制,但是在空间上有逐渐向底层土壤下移的趋势;燕麦的 侧根根长密度的比重在 97.2%-98.6%之间,与CK1处理(96.5%)相比,混播处理促进了 燕麦侧根的生长发育,并且底层土壤的侧根根长密度明显大于CK1,主根强迫式占据 土壤空间,增大了侧根在底层土壤吸收能力的潜力; (4) 毛苕子作为直根系植物,其主侧根的根长密度构建直接决定着混播草地根系 功能的转化,在四个混播处理中,毛苕子主根根长密度的比重在 14.3%-18.6%之间, 与CK2( 18.8%)相比,混播草地毛苕子主根生长受到了抑制,而其侧根根长密度比重 达到 80%以上,毛苕子侧根受到促进; (5) 禾豆混播牧草种间竞争关系在时空尺度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换,在燕麦与 毛苕子生长季,燕麦相对产量(RYy)1、毛苕子相对产量(RYm)1,相对产量总和 (RYT)1,二者的种间竞争始终大于种内竞争,表现出明显的敌对关系; (6) 在不同的物候期,燕麦与毛苕子表现出的竞争优势有明显差异,在出苗期到 分蘖期,密度组B和E的燕麦相对拥挤系数(RCCy)1、毛苕子相对拥挤系数(RCCm) 1, 且竞争攻击力(AG)0,燕麦的竞争能力强于毛苕子,燕麦通过增大细根长度提高了 养分吸收能力占据了竞争优势地位,其余密度组尚不能确定竞争能力的强弱;从拔 节期到成熟期,密度组A、C和D的燕麦相对拥挤系数(RCCy) 1、毛苕子相对拥挤系 数(RCCm) 1,且竞争攻击力(AG)0,毛苕子竞争能力强于燕麦,燕麦爆发式增加根 量,土壤拥挤度增加导致竞争优势衰退,毛苕子逐渐占据竞争优势地位。 关键词:燕麦 ;毛苕子;根系;种间关系;祁连山北坡 Abstract Abstract PAGE PAGE IV PAGE PAGE VII Root distribution pattern reflects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and competition ability of the plant.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conditions, different root morphology reflects the differe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