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培训.ppt

课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培训.ppt

我院DDD/100人·天为114产生的原因 1.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 2. 抗菌药物使用日剂量大、时间长 3.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多 4. 对口服抗菌药物不重视,尤其是出院带药 5. 个别药物DDD值偏小 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与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用药不适宜;超常,等三类处方 ①不规范处方,主要是指: 未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第二章“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的有关事项 未按《处方管理办法》附件1:“处方标准”执行:规范书写前纪、正文、后记有关内容 (外二科,麻精一,小儿体重) 调剂不规范,未按调剂流程进行操作 ②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是指不合理用药处方: (一)适应证不适宜的; (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三)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四)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五)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七)重复给药的; (八)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九)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③超常处方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几则不合理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 复方板蓝根颗粒与复方鱼腥草颗粒同时开具; 青霉素类药物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同时开具; 中耳炎开具复方鱼腥草颗粒; 上感、支气管炎、肠炎开具阿糖腺苷;阿糖腺苷是抗DNA病毒药,对RNA病毒几乎无作用;根据说明书适应症用于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 几则不合理处方 ■超常处方: 参附注射液用于促进伤口愈合; 活血止痛胶囊用于囊肿、疝气; ■不规范处方: 不写诊断、小儿体重、年龄; 特殊药品手写处方与电脑处方不一致; 特殊药品用量有余液的,请写“余液废弃”,写“余液作废”不恰当。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口服: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 指南目标 1. 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2. 以有效性证据所支持的方式使用抗生素 3. 将抗生素对病人正常菌群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4. 将不良反应降低到最小程度 5. 将抗生素引起的病人宿主防御改变降低到最低程度 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强烈建议:预防用药可明显减少重大合并症、减少医 疗费用、并可能减少抗生素的总体消耗量 ☆建议:预防用药可减少短期合并症、减少医疗费用、 并且可减少抗生素的总体消耗量 ☆应考虑: ☆不建议:尚未证明预防用药在临床上有效的情况,并 且由于感染的后果为短期合并症,它可能会增加医院的 抗生素消耗量,而几乎不产生临床利益。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之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手术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不能预防术后其他部位感染,如:术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SSI(手术部位感染)的分类 ☆表浅切口感染 缝合部位,最常见,易治疗 ☆深部切口感染 筋膜、肌肉,日常护理,再入院 ☆脏器/腔隙感染 高发病率,死亡率,反复入院率 预防SSI的措施 ☆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术前0.5-1小时使用抗生素 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 正确选择抗生素品种 ☆正确脱毛方法:避免不必要备皮,术前即刻,减少损伤 ☆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 ☆围术期血糖控制正常水平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 许多感染被认为是由于外科操作期间手术部位受到了不可避免的病原菌污染所致 病原菌有外源性的,也有内源性的如皮肤、粘膜上的定植菌 围术期抗生素是通过全身给药使整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