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ppt
2、发热相关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关系: (1)、起病情况:一般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急,尤其是细菌、病毒感染;典型伤寒、结核等 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发病相对较慢。恶组、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可以表现为急骤起病,且病情凶险 (2)、热型: ①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 ②弛张热:伤寒缓解期、出血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结核、风湿热 3、发热相关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关系 ③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 ④波状热:布鲁菌病 ⑤消耗热:败血症 ⑥马鞍热:登革热 ⑦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 ⑧不规则热: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风湿热、恶性肿瘤 4、伴随症状与体征: (1)寒战:寒战、高热可见于多种急性疾病,如反复寒战、高热则多发生于细菌感染播散(病原体一时侵入血流),某种并发症的发展阶段(如局限性脓肿侵入血流),寄生虫的自然生物学周期(如疟疾)或肿瘤坏死液化吸收等。临床上以某些细菌感染和疟疾最为常见;罕见:结核病、伤寒、立克次体病、病毒感染,风湿热。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寒战与输液反应相鉴别 (2)面容:伤寒面容、酒醉貌、蝶形红斑、口周苍白等。 (3)皮疹、粘膜疹:玫瑰疹、巴氏线、柯氏斑、搔抓状出血点等。 4、伴随症状与体征: 几种特征性皮疹: 莱姆病—慢性移行性红斑 皮肌炎—淡紫色眼睑 结节性脂膜炎—皮下结节 (4)淋巴结肿大: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 局部淋巴结肿大:局灶性感染、恶性淋巴瘤、恶性肿瘤转移等 5、体格检查的几个要点和要求: 养成全面、系统、反复地“从头到脚”细致地检查的习惯。 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不放过任何部位; 疑是感染性疾病时应注意检查具有和外界相通的部位。如外耳道、鼻道、鼻咽部、气道、胆道、尿道和外阴等; 要注意检查容易被忽视或遗漏的淋巴结肿大、皮疹和口、咽、甲状腺、外阴等部位; 需要引起重视一些重要的体征: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罗音,局部叩痛等; (二)、选择性的实验室检查: 有针对性地应用检测手段和准确的检测结果有助于疾病的确诊。 常规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胸片、腹部B超。 1、疑为感染性疾病: (1)、炎症标志物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沉、C-反应蛋白、唾液酸、血清转铁蛋白、血清铜蓝蛋白; (2)、病原学检查: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培养、涂片镜检和分子生物学PCR技术检测等。 选择性的实验室检查: 1、疑为感染性疾病: (3)、血清学检查:各种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的检测。 (4)、皮内试验:PPD、组织胞浆菌皮内试验、布氏杆菌病皮内试验、肺吸虫病皮内试验、血吸虫病皮内试验和华枝睾吸虫病皮内试验。 (5)、影像学检查:B超、CT、MRI、X-线等。 2、疑为肿瘤性疾病: (1)、影像学检查:B超、CT、MRI、X-线、PET、胃肠钡餐 、血管造影、泌尿道造影、ERCP、PTC等。。 (2)、内窥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胃镜、肠镜、胸腔镜、腹腔镜等。 (3)、肿瘤标志物: ①甲胎蛋白(AFP):原发性肝癌、生殖细胞癌。 ②癌胚抗原(CEA):消化道癌、肺癌、乳腺癌。 ③糖链抗原19-9(CA19-9):胰腺癌、胆管癌、腺化道癌。 糖链抗原50(CA50):胰腺癌、胆管癌、腺化道癌。 3、疑为血管-结缔组织性疾病: (1)、抗核抗体检查:ANA总抗体检查 ① ds-DNA抗体:SLE ② 抗组蛋白抗体:药物性SLE、SLE、RA。 ③ 抗SM抗体:SLE ④ 抗U1-RNP抗体:MCTD、SLE ⑤ 抗SS-A抗体:SS、SLE ⑥ 抗SS-B抗体:SS、SLE ⑦ 抗SCI-70抗体:PSS ⑧ 抗PM-1抗体:PM、DM ⑨ 抗JO-1抗体:PM、DM (2)、免疫学检查: ① 类风湿因子: ②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③ 免疫球蛋白: ④ 蛋白电泳: ⑤ 免疫复合物: ⑥ 补体: 4、但在某些传染病中外周血象却“反常”改变 (1)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细菌性感染: ① 伤寒; ② 结核; ③ 布氏杆菌病; ④ 某些G- 杆菌败血症; (2)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的病毒性感染: 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② 流行性出血热; ③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④ 流行性乙型脑炎; ⑤ 森林脑炎; ⑥ 狂犬病。 (三)、诊断性治疗: 某些发热待查患者虽然经过反复考虑、细致检查及临床观察,但仍不能确诊,可根据最近的拟诊。进行试验性治疗,以期达到既能验证诊断又能完成治疗的目的。这是一种仅被列为特定条件下的一项诊断手段,不能滥用。 1、诊断性治疗的风险: (1)降低诊断性培养的检出率; (2)改变感染形式而非治愈; (3)治疗副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doc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