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考点1 内容理解 1.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干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编了一期《汉尼巴尔周报》。 2.作者在编报时做了那几件事情?又产生了怎样的反响? 做了三件事:①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来讽刺这个报纸编辑;②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③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脚注。产生的反响:①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②使这一期《汉尼巴尔周报》大大畅销;③使作者受到人们的刮目相看,整个小镇都轰动起来。 考点2 详略安排 本文详写了哪几件事?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了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和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脚注这两件事——都分别详写了写作原因、写作想法、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作者这样安排是因为这两件事相对来说比较有趣,这两次文学实践也更有创造性,最能表现“我”的“聪明伶俐”。 考点3 语言风格 你认为本文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找出一两个例子分析说明。 本文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诙谐讽刺,笔调轻松幽默。如:“其中有一幅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拿一根手杖,试探水的深度”一句用漫画笔法对希金斯的肖像、动作进行勾勒,仅寥寥数笔,但入木三分。再如:形容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褒义贬义混用,具有讽刺意味。 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事(chāi)      煞费苦心(shā) B.戏谑(xuè) 乳臭未干(chòu) C.滑稽(jī) 猝不及防(chù) D.粗糙(cāo)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琐闻    止高气扬    盛气凌人 B.措辞    昂首阔步    聪明伶利 C.诽谤    出乎意料    欣喜若狂 D.新颖    微不足到    刮目相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后,意思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 A.我突然心血来潮,便在下方登了一段言简意赅(不言而喻)、措辞辛辣的脚注。 B.我想,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便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写了一篇关于这事的详细报道。 C.“看到他六神无主(心慌意乱),坐卧不安”,这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D.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超凡脱俗)。 4.下列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把这篇文章发表了,标题带有讽刺意味:“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这是一篇相当粗糙的讽刺文章。 B.然后,我又撰文狠狠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不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 C.接着,我还有分寸地挖苦了一个新来的外乡人——此人当时小有名气…… D.我这样做,是出于感激他对我的爱护——他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最主要的方面…… 5.下面句子不能体现马克·吐温惯用的讽刺语言风格的一项是(  ) A.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 B.其中有一幅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拿一根手杖,试探水的深度。 C.次日,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 D.我十三岁时,聪明伶俐。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 语言运用 6.(2016·青海西宁中考)综合性学习。 ××学校学生会邀请青海省著名作家井石先生于2016年6月26日下午14:00-17:30在学校礼堂举行“初中生与文学创作”专题讲座。校学生会李明同学拟写了一则海报(见右图),准备在24日张贴。请你在下列横线处补写出这则海报中缺少的三项主要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童 年 马克·吐温 1849年我14岁的时候,我们家还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汉尼堡,住在我父亲5年前刚盖的木房子里。家里有几个人住新屋,剩下的还住在后面连着的老房子里。 那年秋天,我姐姐主办了一次晚会,邀请村里所有到结婚年龄的男女青年参加。我还太小,不够参加这种社交活动的年龄。再说我也过于腼腆,跟年轻姑娘们合不到一块儿。总之,他们没有邀请我——至少没有让我整个晚上都参加。我得以进场的全部时间只有10分钟,在一出小神话剧里扮演一只熊。演出时我得穿上一件熊皮似的毛茸茸的棕色紧身衣服。大约10点钟时,有人叫我回自己的屋去穿上那件熊皮衣服。我走了几步,忽然灵机一动,决定先练习一番。可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