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裂解温度对水稻秸秆制备生物炭和其特性影响.PDFVIP

不同裂解温度对水稻秸秆制备生物炭和其特性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6 卷第 5 期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Vol.36 ,No.5 2016 年5 月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May , 2016 DOI:10.13671/j.hjkxxb.2015.0657 简敏菲, 高凯芳, 余厚平.20 16.不同裂解温度对水稻秸秆制备生物炭及其特性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36 (5 ) :1757⁃ 1765 Jian M F ,Gao K F , Yu H P . 20 16.Effects of different pyrolysis temperatures on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io⁃char from rice straw [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36 (5 ) :1757⁃ 1765 不同裂解温度对水稻秸秆制备生物炭及其特性的影响 1,2 ,∗ 1 2 简敏菲 ,高凯芳 ,余厚平 1.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2.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收稿日期:20 15⁃ 07⁃ 16      修回日期:20 15⁃ 09⁃ 01      录用日期:20 15⁃ 09⁃ 17 摘要: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不同温度(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下制备生物炭,利用SEM 电镜扫描、比 表面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生物炭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表面官能团和元素含量等理化特性指标进行分 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产率和挥发分比例下降,灰分含量升高,pH 值增大,含碳量上升,N 、H 、O 含量下降,H/ C 、O/ C 、(O + N )/ C 下降,这表明生物炭芳香性增强,亲水性和极性减弱.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随着温度升高,孔隙数量增加,孔结构发育更加完全. 稻秆生物炭孔结构主要为中孔,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平均孔径变小,比表面积有所增大,在600 ℃ 达到最大.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裂解 温度升高,水稻秸秆中烷烃基缺失,甲基(—CH3 )和亚甲基(—CH2 )逐渐消失,而芳香族化合物增加,芳香化程度增强. 关键词:稻秆;生物炭;裂解温度;特性 文章编号:0253⁃2468 (20 16 )05⁃ 1757⁃ 09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Effects of differentpyrolysistemperaturesonthepreparationandcharacteristics of bio⁃char from rice straw JIAN Minfei1,2 , ∗ ,GAO Kaifang2 , YU Houping1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Jiangxi Provincial Key Lab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ubtropical Plant Resources , Nanchang 330022 2. Key Laboratory of Poyang Lake Wetland and Watershed Research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 Nanchang 330022 Received 16 July 20 15 ;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1 September 20 15 ;      accepted 17 September 20 1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 we prep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