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宋国平 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因各型痢疾杆菌毒力不同,临床表现轻重各异。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感染。 【病原学】 志贺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鞭毛及荚膜,不形成芽胞,有菌毛。本菌分4群40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毒力最强,抵抗力最弱 B群福氏志贺菌:占优势,抵抗力次之,易慢性 C群鲍氏志贺菌 D群宋内志贺菌:占优势,抵抗力最强,症状轻 均产生内毒素,痢疾志贺氏还产生外毒素。 抵抗力 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其中以D群最强,B群次之,A群最弱。日光照射30分钟、加热至60℃10分钟或100℃1分钟即可杀灭。对酸及一般消毒剂均很敏感。在蔬菜、瓜果及被污染物品上可存活1~2周,但在阴暗、潮湿、冰冻条件下能生长数周,在粪便中存活时间的长短同气温、粪便中杂菌等有关。 毒素 内毒素 均可产生,是引起全身反应的重要因素,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 外毒素 为志贺毒素,有肠毒性、神经毒性、和细胞毒性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及带菌者。急性菌痢早期传染性强。患者中以急性非典型菌痢与慢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四)流行特征 菌痢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发病率最高 【发病机制】 志贺菌进入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三个要素 : 1.细菌数量 2.致病力 3.人体抵抗力 【发病机制】 病菌→口→ 胃→ 小肠→ 乙状结肠、直肠(固有层繁殖) ↓ ↓ 毒血症 肠粘膜炎症 、坏死 、溃疡 发热 ← ↓ ↓ 外毒素 腹痛、腹泻、粘液脓血、 N系症状← ↓ 里急后重、左下腹痛、 初期水样便 肠鸣音亢进 中毒型菌痢(休克型、脑型或混合型)是机体对大量病原菌内毒素产生的异常强烈反应。表现为急性微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功能紊乱。病程中出现感染性休克、DIC、脑水肿及中枢性呼吸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结肠病变并不严重。 外毒素能不可逆地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上皮细胞损伤,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慢性菌痢发生机理尚不明了,可能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病理解剖 急性病变可累及整个结肠,尤其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显著,呈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充血、水肿、出血点,肠腔充满粘液脓血性渗出物,粘膜坏死脱落形成表浅溃疡(因病变局限于粘膜固有层,故穿孔少见),重症病例可见溃疡修复过程中呈干涸的烂泥坑样改变。 中毒性菌痢肠道病变轻微、多数仅见充血、水肿、个别病例结肠有浅溃疡,突出的病理改变为脑水肿、神经细胞变性。 慢性菌痢肠粘膜水肿和肠壁增厚,肠粘膜溃疡不断形成和修复,导致疤痕和息肉形成,少数病例可致肠腔狭窄。 【临床表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