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医用高分子材料-直临床医学 (2012-3-9).ppt

中南大学医用高分子材料-直临床医学 (2012-3-9).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南大学医用高分子材料-直临床医学 (2012-3-9)

PGA在室温下为结晶态,PLA在室温下为无定形体。当其组成(摩尔比)在25:75-75:25之间时,共聚产物为无定形玻璃态高分子,性能接近于PLA,玻璃转化温度在50-60℃。组成为90:10的聚乙丙交酯的性质接近于PGA,但柔顺性改善,可作为生物吸收材料在临床上应用。 为了改善均聚物的加工性能、硬度和脆度,合成聚羟基乙酸酯与其它羟基酸的共聚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Porjazoska等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115℃下开环聚合,可得到分子量2万6千的聚羟基乙酸酯与乳酸共聚物。该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为8.1%, 杨氏模量达到244 MPa。 Dong 等采用辛酸亚锡催化剂体系,分别以甲醇(异丙醇)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引发剂,合成了线形的和星形的羟基乙酸酯与乳酸共聚物。改变单体和引发剂的比例,可调控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 Kricheldorf 等用乳酸锌引发了羟基乙酸与a-羟基丙酸及ε-己内酯的共聚反应。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良的三嵌段共聚物。 表9—4为PGA、PLA及其共聚物的物理性质。由 表中可见,这些聚合物的熔点(Tm)和热分解(Tde) 都非常相近,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加工温度。 PGA和PLLA结晶性很高,其纤维的强度和模量 几乎可以和芳香族聚酰胺液晶纤维(如Kevlar)及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如Dynema)媲美。 PLA 基本上不结晶,低聚合度时在室温下是粘 稠液体,基本上没有应用价值。但目前已经能够合 成出平均分子量接近100万的PLA,为PLA用于制备 高强度植入体(例如骨夹板、体内手术缝合线等) 奠定了基础。 通过改变其结晶度和亲水性可改变或控制聚α -羟基酸酯的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例如将丙交酯 与己内酯共聚,得到的共聚物比PLLA具有更好的柔 顺性。将乙交酯与1,4-二氧环庚酮-2共聚,产物 的抗辐射能力增强,容易进行辐射消毒。如果将乙 交酯与1,3-二氧环己酮-2共聚,则可得到柔顺性 较好的聚(乙交酯-碳酸酯),用于制造单纤维手 术缝合线。 3.3.2 聚酯醚及其相似聚合物 PGA和 PLLA为高结晶性高分子,质地较脆而柔 顺性不够。因此人们设计开发了一类具有较好柔顺 性生物吸收性高分子—聚醚酯,以弥补PGA和PLLA 的不足。 聚醚酯可通过含醚键的内酯为单体通过开环聚 合得到。如由二氧六环开环聚合制备的聚二氧六环 可用作单纤维手术缝合线。 将乙交酯或丙交酯与聚醚二醇共聚,可得到聚 醚聚酯嵌段共聚物。例如由乙交酯或丙交酯与聚乙 二醇或聚丙二醇共聚,可得到聚乙醇酸—聚醚嵌段 共聚物和聚乳酸—聚醚嵌段共聚物。在这些共聚物 中,硬段和软段是相分离的,结果其机械性能和亲 水性均得以改善。据报道,由PGA和聚乙二醇组成 的低聚物可用作骨形成基体。 3.3.4 其他生物吸收性合成高分子 除了上述α-羟基酸酯类的高分子材料外,对 其他类型的生物吸收高分子材料也进行了研究。 将吗啉-2,5-二酮衍生物进行开环聚合,可 得到聚酰胺酯。由于酰胺键的存在,这些聚合物具 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而且它们能够通过酶和非酶催 化降解,有可能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 聚酸酐、聚磷酸酯和脂肪族聚碳酸酯等高分 子也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主要尝试用于药物释放 体系的载体。由于这些聚合物目前尚难以得到高 分子量的产物,机械性能较差,故还不适于在医 学领域作为植入体使用。 聚α-氰基丙烯酸酯也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 高分子。该聚合物已作为医用粘合剂用于外科手 术中。 聚己内酯( PCL) 是具有良好药物通透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在医学领域已经有广泛的应用, 所以对PCL 的研究也很多。PCL 和PLA 一样也是线性的脂肪聚酯. 由于PCL 的结晶性强, 生物降解速度慢, 而且是疏水性高分子, 所以其控释效果也有欠缺, 仅靠调节其分子量及其分布来控制降解速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PCL 进行改性的研究也很广泛。 传统药物和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多存在体内清除率高(药物有效性低) 、 毒副作用(药物安全性低)和需频繁用药以维持药效(患者顺从性低)等问题.药物释放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以药物性质为基础 ,通过选择适宜给药途径 ,能以准确的剂量、 方便的给药形式服务于患者 ,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 安全性和顺从性. 最早的药物释放系统是合成聚合物基( 聚乙交酯), 由此人们对新型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基的设计与合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不必在药物释放系统失去效能之后, 再被从母体中取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药物释放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和酶的释放. 相对于平均耗费 4 亿~615 亿美元 ,历时 10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