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精到神医学.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司法精到神医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司法精神医学的概念和任务;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法律能力评定;精神疾病的症状。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司法鉴定。 熟悉--偏执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变态。 学时:8学时 第十一章 司法精神医学 司法精神医学 是法学和精神医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司法实践中有关精神障碍和精神卫生的学科。是法医学工作的内容,因此又称法医精神医学。 司法精神医学的任务: 1 对涉及有关法律的对象进行司法鉴定,明确对象是否患有精神病、性质和严重程度、有关法律能力的评定; 2 研究精神卫生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3 研究精神病人的监护、监管体制; 4 研究劳改、劳教犯的心理学和矫正。 二、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一)鉴定人 1、鉴定人的权利 2、鉴定人的义务 (二)鉴定的进行 1、鉴定前的准备 2、精神检查 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案卷,作到心中有数,不要边翻卷宗边提问。 (2)让被鉴定人自然表达。 (3)如发现是伪装精神病可疑时,注意观察其动向,尤其在点破其伪装时,需防止可能发生其意外。 3、鉴定讨论 (1)鉴定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2)意见有分歧,不能下级服从上级 (3)意见难一统一时,不勉强下结论,可做补充调查 (三)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书 1、鉴定书的主要内容 2、鉴定书某些项目的具体要求 (1)鉴定目的和要求: (2)属于刑事案件,作案时间有较明显界线的,可另列“案发时及案发前后的精神状态”。 (3)分析意见:是鉴定书的核心部分,撰写的难度最大。(诊断依据、法律能力评定依据、对案情行为的辨认与控制能力) 三 法律能力评定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1、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法律依据 (1)医学条件和法学条件 (2)有责任能力、限定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 (3)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需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2、关于辨认和控制能力 与正常人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行为的动机是病理性的 (2)行为的目的荒谬离奇 (3)曲解行为的性质 (4)不理解行为的后果 (二)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 (三)诉讼能力评定 (四)服刑能力评定 (五)作证能力评定 (六)(性)自我防卫能力的评定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症状 一、感觉及知觉障碍(辨认障碍) (一)错觉 (二)幻觉 1、幻听: 2、幻视: 3、幻嗅及幻味: 4、幻触: 二、思维障碍(辨认障碍) 正常思维的三个特点: 1、目的性 2、连贯性 3、逻辑性 (一)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 2、思维缓慢: 3、病理性赘述: (二)思维内容障碍 主要是妄想,是一种病理信念,对确立精神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个基础特征: ①其想法与事实不符合,但患者却坚定不移。 ②不能用说服、解释、摆事实的方法纠正其想法。 ③不能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解释 常见的妄想: 1、被害妄想: 2、被毒妄想: 3、关系妄想: 4、疑病妄想: 5、嫉妒妄想: 6、罪恶妄想: 7、夸大妄想: 三、情感障碍(控制障碍) 情感高涨(躁狂症) 情感抑郁(抑郁症) 情感淡漠 激情 病理性激情 四、意志和行为障碍 意志:是行为的动力,行为是意志的外部表现。行为受意志活动支配。 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向活动,如偷窃、纵火,但缺乏可理解的现实目的和动机。 冲动行为:是指一种突如其来的、与当时环境和心情无关的行为。 五、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及记忆错误。 记忆增强、记忆减退 遗忘:是指不能回忆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多见于脑外伤,分为: 1、顺行性遗忘:对事件发生以后的一段经历的遗忘; 2、逆行性遗忘:对事件发生以前的一段经历的遗忘; 3、界限性遗忘:对过去经历的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六、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痴呆: 七、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程度分嗜睡、朦胧、瞻望、昏迷等。 意识障碍作案具有下列特征: 1、行为发生突然,没有明确作案动机。 2、对象无选择性  3、作案时间、工具、场合均偶然 4、行为缺乏计划性和偶然性 5、对行为过程有不同程度遗忘 6、案后缺乏自我保护 案例讨论: 方某,男,40岁,**银行职员,被控伤害罪。方某一年前与某服装厂一女工张某结婚,张姿态妍丽。婚后仍好打扮及社交活动。方某心中甚 ,常到服装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