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的致病机制 病毒的干扰现象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一、病毒的致病机制 Formation of multinucleated cells. 3.整合感染 整合感染的细胞可发生一定的变化,如形态变化、代谢变化及膜表面出现新抗原 整合感染与病毒致肿瘤性有密切关系 (一)种类 α型干扰素 白细胞产生 β型干扰素 成纤维细胞产生 γ型干扰素 T淋巴细胞产生 (二)生物学活性 抗病毒 抗肿瘤 免疫调节 (三)作用特点 广谱性:受一种病毒诱导产生的干扰素对所有病毒的复制均有抑制作用 间接性:干扰素本身并无抗病毒作用,而是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发挥作用 种属特异性:人的细胞只对人干扰素敏感,对动物细胞产生的干扰素不敏感 三、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温度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0℃以下能良好生存,特别是在-70℃和液氮温度下可长期保持其感染性。相反,大多数病毒于55-60℃,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被灭活,100℃时在几秒钟内即可灭活病毒。 干燥 干燥难以致死病毒,但能使感染力致弱。冷冻真空干燥可长期保存病毒。 盐 有Ca2+、Mg2+存在,常可提高某些病毒对热的抵抗力。在减毒活疫苗中须加稳定剂。 2、化学因素 脂溶剂: 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借此可以鉴别有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 氧化剂、卤素、醇类: H2O2、漂白粉、高锰酸钾、甲醛、过氧乙酸、次氯酸盐、酒精、甲醇等均可灭活病毒。 抗生素和中草药: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加入抗生素可抑制样品中的杂菌,有利于病毒分离。有些中药如板兰根、大青叶、柴胡、大黄、贯仲等对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 * * 第九章 病毒的致病作用与干扰现象 对细胞损伤是病毒建立感染的第一步 细胞损伤和死亡是动物机体出现病理变化和 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 动物被病毒感染后一般产生免疫反应 阻断细胞大分子的合成 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 细胞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释放水解酶 细胞免疫反应导致细胞损伤 激活细胞的死亡基因,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一)细胞水平 1.杀细胞性感染 (Cytocidal Infections) 细胞破坏、死亡。多见于裸露病毒引起的感染。 细胞凋亡(apoptosis) 病毒感染细胞直接作用或编码蛋白间接地作为诱导因子,激活细胞死亡基因,导致细胞凋亡(细胞膜鼓胀、染色质浓缩、边缘化 ) 感染犬瘟热病毒凋亡的Vero细胞的电镜照片 2.稳定状态感染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改变,主要见于囊膜病毒引起的感染,可表现为急性或持续性感染。此类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细胞病变相对较轻,短时间内并不立即导致细胞死亡,但可导致以下几种情况: (1)细胞膜抗原改变:如出现病毒抗原。可被特异性 抗体和Tc细胞识别,通过免疫应答导致感染细胞 的损伤和破坏。 (2)细胞膜融合:有囊膜的病毒出芽过程中能将其 融合蛋白直接插入宿主细胞膜,结果导致膜融 合以及合胞体形成,细胞功能发生障碍。 合胞体(syncytia)是病毒感染后导致感染细胞及相邻细胞细胞膜融合的产物,表现为若干细胞的相邻细胞膜消失,成为多核的巨细胞。 (3)细胞内形成包涵体 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可使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死亡。包涵体的形态、位置和染色性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有助于病毒感染的诊断。 某些DNA病毒或某些RNA病毒经反转录酶形成cDNA整合于细胞基因组,并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这种整合宿主基因组的病毒基因组称为前病毒(provirus),这种感染形式称为整合感染。 (二)机体水平 1.炎症反应 病毒结构蛋白等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由于炎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的趋化作用,使病毒入侵部位聚集大量吞噬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进行吞噬、杀伤,造成炎症反应。 2.免疫病理损伤 病毒感染可以引起机体的Ⅱ、Ⅲ、Ⅳ型变态反应。 3.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伤 有些病毒如HIV感染的靶细胞是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可以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由于免疫系统的损伤,机体不能彻底清除病毒,造成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二、病毒的干扰现象 一种病毒感染动物机体(或细胞)后能产生抑制他种病毒再感染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破坏了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或改变了代谢途径,从而阻止另一种病毒的吸附或穿入 阻止第二种病毒mRNA的转译 缺损型干扰病毒颗粒的干扰 干扰素 (一)干扰机制 由病毒或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糖蛋白。 (二)干扰素(IFN) 干扰素不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作用于邻近的细胞,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这些抗病毒蛋白降解病毒m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