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治理工程 中国土木科技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害治理工程 中国土木科技网

国道318线中尼公路聂拉木至樟木镇段整治改建工程 【第五章】建设条件与建设方案比选 PAGE 1 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The First Highway Survey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第五章 建设条件与建设方案比选 5.1建设条件 5.1.1地形地貌 该路段沿线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管辖,在地形地貌上属喜马拉雅山南麓高山峡谷区。 该段地处喜马拉雅山系中段南坡,属外流水系恒河上游支流波曲河流域。沿线地形地貌由岗嘎村至樟木镇可分三个区:岗嘎村至江东南段(K5334+000~K5339+000)为章东河宽阔河谷区,河谷宽阔,地势平缓,路线沿章东河右岸Ⅱ级阶地台面及老泥石流扇面布线,河谷呈“U”型,山岭相对高差不大;江东南至聂拉木三道线段(K5339+000~K5353+400),为波曲松散堆积层深切高山峡谷区,由于山体抬升,河谷下切,形成典型的“V”字型深切河谷地貌,路线沿波曲河右岸冰碛物、洪积物、河流冲积物、崩坡积物等厚层松散堆积物边坡及台地迂回展线而下,岸坡陡峻,山坡不稳,坡面坍塌、碎落较为严重,尤以三道线为甚;三道线至樟木镇段(K5353+400~K5373+680)为波曲河高山深切基岩峡谷区,两岸山体高耸、岸坡陡立,河谷狭窄,沟谷幽深,宽度仅数十米,河谷两侧支沟发育,不断有溪流汇入,流量渐大,河床纵坡5~8%,水流湍急,山顶雪峰林立,冰川密布。受孟加拉湾水汽北进影响,该段降雨丰富,雨强大,且多阵性暴雨,地表水、地下水极为发育,植被生长茂盛。本项目是中尼公路全线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病害最为严重,阻车断通最为严重的路段之一。著明的康山桥大雪崩、707滑塌体及次仁玛错冰湖溃决特大冰川泥石流位于此段内。 5.1.2气象水文 该段气候属喜马拉雅山南坡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为降水量大,空气湿润,气温较高。年降水量由樟木镇的2817.7mm下降为聂拉木的661.1mm,其中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的4月为雪季,聂拉木的年降雪量达265mm,降水量由南至北,由下至上呈递减之势,许多高山上都发育有冰川,分布有常年和永久积雪。年平均气温3.5℃~12℃,风向以SE、E和NW向为主,平均风速4.3m/s,为各类道路病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降水、降雪及动力条件。聂拉木县城及樟木镇主要气象要素见下表5-1。 表5-1 聂拉木、樟木气象要素一览表 地名 项目 聂拉木 樟木镇 年平均气温(℃) 3.5 12 极端最高气温(℃) 22.4 / 极端最低气温(℃) -20.6 / 年平均降水量(mm) 661.1 2818 年平均蒸发量(mm) 1586.6 / >10mm的年平均降水日数(d) 18.3 / 历年10~5月降雪日数(d) 67.9 / 6~9月降水量(mm) 324.8 / 最大冻土深度(cm) 75 / 波曲属恒河支流,为外流水系,流域面积1930Km2。波曲发源于希夏邦马峰,源头海拔5500m,在海拔3800m的聂拉木县城由章东河和冲堆曲汇流而成,至友谊桥海拔降至全线最低1770m,落差达3730m,河床比降5~8%。该河主要受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属混合补给型河流,汛期为6~9月,其中8月份水位最高。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冰川湖泊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该流域内共有冰川109个,冰湖45个,湖泊面积229.4 Km2,贮水量171.19亿m3,平均径流模数11.51 m3/s ·Km2,为冰湖溃决洪水和冰湖溃决泥石流提供了水源激发条件。 5.1.3土壤植被 波曲流域是中尼公路沿线植被最茂密的地区。由江东至樟木镇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降水量增大,气温升高,植被逐渐由高原寒带植被向亚热带植被过渡。由樟木向上,土壤由山地灌丛草原土、亚高山草原土演变为高山草原土;植被由常绿阔叶混交林如云南铁杉、高山栎等,高山灌丛带过渡到高原草甸,在低山地带植被覆盖达90%以上。 起点~K5348+400段,路基土主要为碎砾石砂土、碎块石土及石砂夹漂块石土等。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气温低,道路两侧植被生长稀疏,山坡几近不毛之地,仅在河谷阶地及滩地上,当地农民种有耐寒的青稞、油菜、土豆等农作物;K5348+400~终点段,路床主要为基岩,上铺公路养护道班多年养护形成的砂石路面。该段气候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增高,两侧山坡郁郁葱葱,植被生长繁茂,道路两侧主要生长喜湿喜温落叶灌木和高山针叶灌丛。 5.1.4地层 沿线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前震旦系变质岩系。 5.1.4.1第四系松散层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