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 缺血性肠病是20 世纪初60年代提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 定义: 缺血性肠病是指结肠和(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粘膜损害。 一、分 类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 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l) 结肠缺血(ischemic colitis,IC)(最常见) 二、小肠、结肠 解剖 三、病因机制 危险因素 静息状态下胃肠道动脉血流量占心排血量的10%,而运动或进餐后消化道血流量变化较大。引起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局部血管病变、血流量不足或血液的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动脉血栓形成、机械性肠梗阻等。 医源性因素有:动脉瘤切除术、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搭桥 术、肠切除术、肠镜、钡灌肠、妇科手术等; 药物因素有:可卡因、达那唑、地高辛、雌激素、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导致老年人缺血性肠病发生。 血管病变 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肠管的血液供应减少,体循环的各种栓子在肠管的血管中也可以形成栓塞性病变,因此,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的心室附壁血栓、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或人工瓣膜等患者,均由于存在血管病变而有发生缺血性肠病的可能。 Greenwald等 报道肠系膜动脉的阻塞80%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和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其次是血管造影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所致。此外,大血管病变如腹主动脉夹层、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高黏滞血症等也可引起肠道缺血性病变。 血流量不足 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各种原因的休克等常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如果同时大量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者合并有大肠梗阻、肿瘤、肠扭转、先天性巨结肠等,则会加重这种低血流状态而诱发肠缺血。严重感染和代谢性酸中毒也可以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加重肠管的缺血性损伤。 四、临床表现 1.急性肠系膜缺血 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为主,常伴有心血管基础疾病,也可见于长期口服避孕药或某些青年患者。 1.AMl:AMI的三联征:剧烈上腹痛或脐周痛而无相应的体征,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胃肠道排空障碍。 AMI常以突发剧烈腹痛,伴频繁呕吐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约75%患者大便潜血阳性,15%患者可伴有血便;部分患者可出现肠梗阻;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溃疡及穿孔。本病起病急.早期无特异表现.病死率高。约80%患有肠系膜动脉阻塞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和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其次是血管造影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所致,该病不同类型具有各自临床特点。 腹痛为最突出表现,突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程度轻重不等,定位不确切,可局限或弥漫,局限者多位于脐周,提示小肠梗阻。缺血后肠功能紊乱,可导致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有人提出剧烈急腹痛、器质性心脏病和强烈的胃肠道排空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三联症。 一般于腹痛后24h出现便血,这是肠梗死的可靠征象,根据出血量可表现为大便潜血阳、黑便、暗红色或鲜血便 体格检查在疾病早期与腹痛的程度不成比例,早期腹痛剧烈而查体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疾病进展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腹胀、腹部叩诊鼓音、肠鸣音减弱、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75%患者大便潜血阳性。 2、慢性肠系膜缺血 CMI:典型症状为餐后腹痛、畏食和体质量减轻。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与进食有关的腹痛. 腹痛可为持续性钝痛。程度不一,定位不明确.脐周或左下腹多见(与缺血的肠段有关),多发生于餐后15~30 min,1~2 h达峰.随后腹痛逐渐减轻.蹲坐位或卧位可使部分患者腹痛缓解 疾病早期或轻度肠系膜梗阻,少量进食不会诱发腹痛,疾病晚期或严重肠系膜梗阻者腹痛加剧、持续时间延长,少量进食即可诱发腹痛。随着腹痛的频率增加和程度加重,患者出现畏食而限制进食量及次数,可导致消瘦。75%的患者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吸收不良者可发生脂肪泻。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消瘦、营养不良,腹部体征与症状不相符,即使是在严重腹痛发作时,腹部压痛轻微而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多数患者有心、脑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体征。 三、结肠缺血 2/3以上患者有腹痛,因病变多累及左半结肠,腹痛多位于左下腹,为突发性绞痛,轻重不一,进食后加重。腹痛多伴有便意,部分患者可在24h内排出与粪便相混合的红色或暗红色血液。其他症状有厌食、恶心、呕、低热等。 体格检查发现左下腹轻中度压痛、低热、心率加快及大便潜血阳性。发生肠梗死时可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的体征。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