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听辨以下乐曲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中国古代乐器的种类 金 青铜 编钟 石 石头 磬 土 陶器 埙 木 木头 如(木兄)音zhu四声、(吾攵)音yu二声 竹 竹子 筚篥、篪(音chí 。古代两端封闭的笛子) 丝 蚕丝 琴、瑟 匏(páo) 葫芦 笙、竽 革 皮革 鼓 琵 琶 想一想:此曲描绘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从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流水》以生动的音乐形象,描写壮丽山川,造成呼应效果,在人们耳际泛起滔滔江海的余响,令人欣然回味,抒发了宽广的胸怀和坚定不移的志向。 古 琴 古琴与古琴曲 * “华夏“,原为族名,它由黄炎联盟扩大繁衍而来。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在古代,华夏族、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黄河流域),并在这里建立国家,而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周边,并在那里建立政权,因此,一些华夏族、汉族也称本族建立的国家为‘中国’。后来,华夏又成了中国的别称。‘华夏’二字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些人认为是美好盛大的意思;一些人认为是华山和夏水的合称。 华夏的来源 1、《阳春白雪》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 2、《流水》1977年美国向太空发射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船,就选有用中国的古琴曲《流水》制成的金唱片 。 3、《梅花三弄》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4、《渔舟唱晚》十三亿人最熟悉的音乐,二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这就是CCTV央视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它也许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八音 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根据八种不同质材所制 “金,钟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也; 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箫也。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八音 金类:指用金属制成的乐器。如:编钟、方响等。 石类:指用石或玉制成的的乐器。如:磬、玉磬等 土类:指用陶器制成的乐器。如:埙等。 革类:指用各种皮革制成的乐器。如:各种鼓等。 丝类:指用丝弦来拉响的乐器。如:古琴、瑟、筝 木类:指用木质制成的各种乐器。如:木兄、木鱼 匏类:指用葫芦作音斗而制成的乐器。如:笙、竽 竹类:指用竹管制成的各种乐器。如:笛、萧等。 编钟是由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的组合钟。1978年在湖北隋县的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了公元前443年的编钟,一套共65件,总重2500余斤,总音域跨五个八度, 12个半音齐全,音色优美,效果极佳,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冶金和乐器制造水平之高超。 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用土烧制而成,埙是除骨笛之外,已发现的原始时代乐器中唯一能确定地发一个以上乐音的乐器。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 虎座凤鸟悬鼓 丝 类 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13个徽位,代表一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为天圆地方。古琴的五音化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古琴 古筝 木鱼,打击乐器。明王折《三才图会》:“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清代以来流行于民间。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 木 类 竽,古代吹奏乐器。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韩非子-解老》:“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等唱则诸乐皆和”。其形状如笙而较大,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吹竽的图象 。 匏 类 竽 竹 类 排箫 距今8700年的骨笛,是用鹤鸟肢骨所制,上钻七孔。经测定,已经具备七声音阶结构。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骨笛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中最为久远的乐器。 楚调《八音和鸣》 二、器乐曲 《八音和鸣》 1983年8月,湖北省歌舞团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创作了《编钟乐舞》,用歌、乐鼓、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件古乐器仿制品,同台演奏,“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和鸣,重奏千古绝响,把古代荆楚人民的艺术风貌、盛楚乐章历史地再现于舞台。《八音和鸣—楚调》为其中一首。 琵琶与琵琶曲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却却如私语。 嘈嘈却却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的《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