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针灸培训(讲义)-李国政教授﹝上﹞.pptVIP

董氏针灸培训(讲义)-李国政教授﹝上﹞.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仙穴 定位 手掌大指骨與食指骨之間 ,與手背靈骨穴相通。 主治 背痛、肺炎、退燒、心跳、膝蓋痛。 針法與應用 三至五分。重子、重仙同時下針治背痛。 手解穴 定位 小指與無名指掌骨間,距掌指橫紋一寸為手解一穴,一穴上五分為二穴。 主治 主解暈針與下針後引起之麻木感及氣向錯亂之刺痛。 針深三分至五分,停針十至二十分鐘即解,或點刺出血。 靈骨穴 定位 在手背虎口處,手背拇指與食指 叉骨間,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 接合處,與重仙穴相通,靈骨穴為董氏常用要穴之一。 主治 肺機能不夠之坐骨神經痛、腰痛、腳痛、半面神經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脹大、婦女經脈不調、經閉、經痛、難產、背痛、耳鳴、耳聾、偏頭痛、腸痛、頭昏腦脹。 針深五分至二寸,可透過重仙穴。亦可向外斜刺二至三寸。孕婦禁針。因此穴有強烈收縮子宮之功能。 大白穴 定位 手背面,大指與食指叉骨間陷中,十四經合谷穴外一寸骨邊下陷中, 距靈骨穴一寸。 主治 小兒氣喘、發高燒、肺機能不夠引起之坐骨神經痛。 針四分至六分或用三稜針治小兒氣喘、發高燒及急性肺炎。孕婦禁針。 上白穴 定位 手背第二掌骨與第三掌骨間 ,距掌指關節上五分。 主治 眼角發紅、坐骨神經痛、胸痛。 針法與應用 一寸針,針深三分至五分。 中白穴 定位 手背第四掌骨與第五掌骨間 ,與十四經中渚穴相差五分。 主治 腎病之腰痛、腰酸、背痛、頭暈、散光、乏力、腎臟之坐骨神經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腫。 針深三分至五分。中白穴入腎經為董氏治腰、腎疾病的要穴之一。 上白穴.中白穴.下白穴 下白穴 定位 手背第四掌骨與第五掌骨間 ,即十四經液門穴下五分處。 主治 牙齒酸、肝微痛,以及中白穴主治各症。 針法與應用 針深三分至五分。中白、下白穴常一起使用,主治上述各症。 腕順一穴 定位 手背小指掌骨外側下緣, 距手腕橫紋一寸五分。 主治 腎虧之頭痛、眼花、坐骨神經痛、疲勞、腎臟炎、四肢骨腫、嚴重腰兩邊痛、背痛。 針法與應用 針深二分至一寸。腕順穴入腎經,為治療耳疾、腎疾、腰痛之常用穴。 腕順二穴 定位 在小指掌骨外側下緣, 距手腕橫紋二寸五分處。 亦即腕順一穴上一寸處。 主治 鼻出血、失枕、以及與腕順一穴同時下針,可治療腕順一穴主治之各症,另腕順二穴亦可治療頸椎、胸椎酸痛。 針法與應用 針深二分至一寸。腕順二穴亦可治療頸椎、胸椎痛。腕順一、二穴須貼骨下針效果才會顯著。 三三下臂部位 其門穴 定位 在手背橈骨之外側上緣,手腕橫紋正中央上二寸靠內側一寸處。 主治 子宮炎、卵巢炎、子宮頸瘤、尿道炎、婦科經脈不調、赤白帶下、大便脫肛、痔瘡痛、膀胱炎。三穴同時下針亦可治婦女性冷感、便秘痔瘡。 臂側放,針斜刺約與皮下平行,由橈骨上緣以十五度向外斜刺一寸至一寸半,貼骨進針,效果更佳。其門、其角、其正三穴同時使用成倒馬針法。為治療痔瘡、便秘及婦科之常用針法。 其正穴 定位 在手背橈骨之外側,其門穴直上二寸。 主治 子宮炎、卵巢炎、子宮頸瘤、尿道炎、婦科經脈不調、赤白帶下、大便脫肛、痔瘡痛、膀胱炎。三穴同時下針亦可治婦女性冷感、便秘痔瘡。 臂側放,針斜刺約與皮下平行,由橈骨上緣以十五度向外斜刺一寸至一寸半,貼骨進針,效果更佳。其門、其角、其正三穴同時使用成倒馬針法。為治療痔瘡、便秘及婦科之常用針法。 一一部位 大間穴 ? 定位 食指掌面第一節正中央 偏外側三分。 主治 心臟病、膝痛、小腸氣、疝氣。眼角痛。 針法與應用 正下一分為心臟;二至二分半為大小腸。 小間穴 定位 掌面食指第一節大間穴 上二分半處。 主治 同大間穴,另可治支氣管炎、吐黃痰、胸部發燒。 針法與應用 正下一分治心臟,二至二分半為肺。 中間穴 定位 食指第一節正中央。 主治 心跳、胸部發悶、膝蓋痛、頭暈、眼昏、疝氣。 針深一至二分半。 浮間穴 定位 食指第二節中央外開三分上一分半處。 主治 疝氣、尿道炎、小腸氣、牙痛、胃痛。 針深二分至三分。 外間穴 定位 掌面食指第二節浮間穴下三分處。 主治 同浮間穴。大、小、中、外間四穴下針主治疝氣。 用三分或五分針直刺,針深二分。 木穴 定位 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以及上下各二分半處各一穴,共三穴。 主治 肝火旺、脾氣燥、肩膀緊痛、頸強痛、右脅下痛、膽固醇過高、胃脹痛。 針深二至四分。雙手取穴效果更佳。 脾腫穴 定位 掌面中指第二節中央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