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单元——第六章微生物生长与控制(一).pptVIP

第十六单元——第六章微生物生长与控制(一).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连续培养系统的比较 连续培养应用于生产就称为连续发酵。 连续发酵的优点: 高效:简化操作单元,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 便于自动控制; 降低动力消耗及体力劳动强度; 产品质量较稳定。 杂菌污染机会增多; 易菌种退化; 营养物利用率低。 连续发酵的缺点: 2. 连续培养的应用 * *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 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把营养物质转变成细胞物质,增加个体重量的过程。 生长: 个体生长到一定程度进行分裂,产生同亲代相似的子代个体的过程。 繁殖: 生长是一个逐步发生的量变过程; 繁殖是一个产生新的生命个体的质变过程。 在高等生物里这两个过程可以明显分开,但在低等特别是在单细胞的生物里,由于细胞小,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又很难划分的过程。 单细胞微生物,生长导致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个体增长到一定程度就分裂成两个大小基本相等的子代细胞)。 多细胞微生物(某些霉菌),生长意味着细胞数目增加而个体数目不变,只能叫生长,而不能叫繁殖(只有通过形成无性或有性孢子使得个体数目增加的过程才叫繁殖)。 第一节 个体细胞生长概述 一、细菌细胞的生长 1. 染色体DNA的复制和分离 细胞伸长和DNA复制 DNA分配和隔膜开始形成 杆菌在生长过程中,新合成的肽聚糖是在多个位点插入到老细胞壁中,新老细胞壁呈间隔分布。 球菌在生长过程中,新合成的肽聚糖是在赤道板附近插入,导致新老细胞壁明显分开,原来的老细胞壁推向细胞两端。 2、细胞壁的扩增 荧光抗体技术 3、细菌的分裂 隔膜完全形成 子细胞分离 DNA分配和隔膜开始形成 当细菌的各种细胞结构复制完成之后就进入分裂时期,此时在细菌长轴的中间位置,通过细胞质膜内陷并伴随新合成的肽聚糖插入,导致横隔壁向心生长,最后在中心汇合,完成一次分裂,通常情况下,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二、酵母细胞的生长繁殖 细胞分裂期M 间隔期G1 DNA合成期S 第二间隔期G2 核膜上的纺锤体斑通过复制由一个变为两个,DNA开始复制,芽体出现。 纺锤体斑产生约15根微管,其中一个纺锤体斑沿核膜移动180度,从而使两个纺锤体斑通过直线形的微管连在一起。 芽体增大,细胞核移到母细胞与芽体交界处,微管延长。 细胞核有丝分裂,其中一个核进入芽体,芽体子细胞与母细胞之间的壁开始合成,随后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或暂时不分离(如假丝酵母属)继续出芽。 三、霉菌菌丝的延伸过程 顶端生长需要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参与。在菌丝的亚顶端区富含内质网和核糖体等细胞器。 细胞膜脂肪和蛋白质在亚顶端区的内质网中合成后,通过小泡囊转移到高尔基体的近侧潴泡中,由高尔基体转向远侧时,成熟而分泌泡囊。 分泌的泡囊从亚顶端区移向顶端,泡囊与细胞膜融合形成细胞膜。同时释放出细胞壁分解酶与合成酶,分解酶使壁组份间的键断裂,合成酶催化合成新壁成分,并将其转移到壁区形成新壁。 “菌丝尖端生长的泡囊假设” 第二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一、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将少量纯种非丝状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恒容积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通气等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单位体积里的细胞数,以单位体积里细胞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画出的曲线,就是非丝状的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典型生长曲线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常数R(即每小时的分裂次数)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迟缓期(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 1. 延滞期(Lag phase),也称迟缓期、延迟期、适应期。 将少量菌种接入新鲜培养基后,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菌数不立即增加或增加很少,生长速度接近于零。此时细胞特点可概括为: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该期的具体特点为: ①生长速率常数为零; ②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尤其是长轴最为明显,许多杆菌可长成丝状; ③细胞内的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 ④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速,容易产生各种诱导酶; ⑤对外界条件如NaCl 溶液浓度、温度和抗生素等理化因素反应敏感。 迟滞期出现的原因: 微生物接种到一个新的环境,暂时缺乏分解和催化有关底物的酶,或是缺乏充足的中间代谢产物等。为产生诱导酶或合成中间代谢产物,就需要一段适应期。 调整代谢 迟滞期的长短与菌种的遗传性、菌龄以及移种前后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短的只需要几分钟,长的需数小时。 缩短迟滞期的常用手段: (1)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菌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 (2)利用对数期的细胞作为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