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地理:模块1必修1第1章第2课_地图.ppt

2012届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地理:模块1必修1第1章第2课_地图.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地理:模块1必修1第1章第2课_地图

第一章; 比例尺也叫缩尺,即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其表示方法有以下三种: 数字式:如11 直线式或线段式:如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2. 比例尺的大小及其影响 ; 比例尺的换算: 如果把厘米换算成千米,只需在原比例尺后面去掉5个“0”。 如把比例尺1算成文字式的“千米”,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 (2)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其所示的范围越小,所表达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反之亦然。 ;3.比例尺的缩放 ; 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而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放大”和“放大了”的意思是一样的,即比原来多了几倍。 如放大(了)2倍,新比例尺应该是原比例尺×3。而“放大到”就是原比例尺直接乘以放大到的倍数。 如放大到2倍,新比例尺就是原比例尺×2。 ;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3)实地面积的计算 ;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2)若等压距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距)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距)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利用公式法,在带有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比较坡度大小。由公式: 坡度=等高距/实地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可推导出:坡度=(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 ;【例1】;【解析】与比例尺知识相关的一个原理是:图幅面积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范围越小。从四幅图的经度和纬度的间隔,就能知道本图反映范围的大小,A图是四图中图上经度间隔最小的,反映的范围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 比例尺的缩放与计算往往会出现两个错误: 一是比例尺的缩放与图幅面积的缩放不分; 二是“放大(缩小)”与“放大到(缩小到)”不分。比例尺表达的是一种线性关系,而图幅表达的是一种面积关系,当比例尺放大或缩小某一倍???时,图幅的变化是比例尺倍数的平方。 ;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可简单记忆为“大比例小范围,大范围小比例”。即: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 (1) 用长宽各一米的纸,绘制中国地图,采用的比例尺应接近( ) A.1∶5500000 B.1∶5000000 C.1∶4500000 D.1∶6000000; (2)下列4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中国地图 B.北京地图 C.山东地图 D.世界地图   ;;;; (2009·上海改编)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 ①▲ ②1792 ③天堂寨 ④▲和179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只有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的地图,才采用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图例和注记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图例是某种符号,而注记是对某种符号或地理事物的解释与说明,一般是文字或者数据。 ;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回答问题。;【解析】第(1)题,要判断乘索道上行的方向,首先要判断图中的地形大势。根据陡崖示坡线方向和河流的流向可知乘索道上行是从A到B,结合左下角的指向标不难判断出乘索道上行的方向为正北。;【解析】第(2)题,图中“”是表示陡崖,因此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属于图例。 ; (2010·天津)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 3.据图2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 A.陆地相对上升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