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到日治时期的太平境长老教会课件.ppt

清代到日治时期的太平境长老教会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到日治时期的太平境长老教会课件.ppt

... ... ... ... ... ... ... ... ... ... 清代到日治時期的太平境長老教會 第四組 * 18年 1865---馬雅各來台,(原仁愛街43號),前面當教堂,後面設醫館,與助手開始傳道與醫療。 1868---英商必麒麟與彰化縣令的「樟腦糾紛」,使傳 教事業與外國人遭台人排斥。同年,長老教會傳道士「莊清風」在前往左營途中遭暴徒襲擊身亡。臺灣官吏並無公平處理之心,遂迅速達成賠償協議,並允許外國傳教士在台灣有居住跟傳教的權力。 1869---風波平息後,重回二老口許厝(今台南市衛民街與北門路交接口,博愛派出所附近)設醫館(俗稱舊樓醫院)與教堂。同年6月又在亭仔腳街租屋開設一間教堂(今青年路111號),完成「台灣府宣教中心」之規劃。這是二老口,亭仔腳時代「台灣府城教會」的開始。 清領時期 * 18年 日治時期 1896年-----於甲午戰爭後信徒日增,教堂容納不下,購買亭仔腳教堂毗鄰的兩棟房屋擴建為禮拜堂,未久再逢都市計劃要拓寬清水町(青年路),教堂被拆三分之一,日本政府擬補償警察局鄰地為新建教堂用地,但信徒多方考慮,並未接受。 1901年-----吳道源執事奉獻太平境堂地,並由眾信徒以及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 D. D.)代向母會女宣籌募,各捐二千餘圓。 1902年9月13日------新堂竣工,由英國母會贈碑,命名為「馬雅各紀念教會」(Maxwell Memorial Church),就是以馬雅各醫生與本堂會來紀念英國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事蹟。 * 18年 戰後 台南中會 太平境教會---台南市公園路6號 * 18年 參考資料 書目資料: 1.《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設教壹佰貳十年史》,台南:太平境馬雅各教會,1985/05/27。 2.《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吳學明,台南:新樓書房,2003/11。 3.《西方宗教在台灣大展圖錄》,陳梅卿,台南:南市文資會,2000年。 網路資源: 1. .tw/church/church.php?OrgNo=C08001 * 18年 今仁愛街43號 * 18年 舊樓醫院位置圖 衛民街與北門路口 台南車站 * 18年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