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广东32)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控制无关变量)的已变黄的叶片和尚未变黄的叶片(控制自变量)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控制无关变量),再次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主要步骤),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组成及含量后(因变量的观测),得出结论(获得结论)。 4.(2007海南)Ⅰ.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可分别用胚芽鞘和扦插枝条为材料进行实验。请简单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结果。 (1)以胚芽鞘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2)以扦插枝条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4.(1)用等量相同浓度(控制无关变量)的IAA和NAA分别处理各组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或答顶端)(控制自变量),观察其弯曲生长角度(或答直立生长长度)的差异(因变量的观测)。 预测结果为:NAA处理胚芽鞘的弯曲角度(或答直立生长的长度)大于IAA的处理。(3分) (2)用相同浓度(控制无关变量)的IAA和NAA分别处理各组扦插枝条的下端(控制自变量),观察其生根的差异(因变量的观测)。 预测结果为:NAA处理的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多于IAA的处理。(3分) 2.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控制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甲组: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 将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控制无关变量) ,测定其CRD (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 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检测因变量) 29.(10分)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2017高考生物试题:29 * 29.(10分)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2017高考生物试题:29 * 实验思路: 将两组宿主细胞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的培养基和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控制自变量),之后接种新病毒,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控制因变量),,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各自的放射性(检测因变量),根据放射性的有无确定病毒类型(得出结论)。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实验思路: A组:宿主细胞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的培养基,之后接种新病毒。 B组:宿主细胞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A组,B组的放射性根据放射性的有无确定病毒类型。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到的病毒有放射性, B组无,则该要新病毒为RNA病毒。 若乙组收集到的病毒无放射性, B组有,则该要新病毒为RNA病毒。 * 环节五 突破实验步骤 6.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够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我们知道,肺炎双球菌初次进入小鼠体内后,一般先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并传递给T细胞。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小鼠体内的B细胞,B细胞进而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肺炎双球菌的抗体发挥免疫效应。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一想法: 实验目的:验证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 实验原理:动物体受到外界抗原性物质刺激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将抗原消灭。 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70D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适用于高保真声效合成的共鸣腔几何建模与算法驱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pdf VIP
- 六年级英语上册人教PEP版单词字帖.pdf VIP
- 2025年AWS认证EKS安全组策略配置与最佳实践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项目管理专业决策树分析PgMP认证考试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治及预防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车辆故障六案例培训.ppt VIP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估值模型中的终值计算敏感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执照飞行器飞行前检查中的安全检查流程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