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南桑子).doc
桂林市2010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u.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第I卷:选择题(共28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R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初屮生活是转瞬(shdn)即逝的,也是绚丽多姿的。
? ?
看到地震后学校成了一片废虚,总理声音哽咽(yan ),老泪纵横。
“近乡情更怯(qid),不敢问来人”,再踏上故乡的路,老兵步履蹒跚,心情复杂。
? 參 參
鸟儿在枝头歌唱,孩子在母亲身边呀呀学语,这是多么恬(ti6n静、温馨的画而啊!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看到世乒赛上屮国女队的失利,他黯然神伤,离开了座位。
? ? ? ?
熊猫美仪、美凤憨态可掬,正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嬉戏。
? ? ? ?
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
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屮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语序不当,“讨论”
和“听取”调换)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吏大了。(缺主语,删棹“使”字)
建国六十年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挽为“提高”)
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參 參
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2009年6月6日B.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
现代汉语的通用语一一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
“过來。”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一句相关的惜节是()
七擒孟获 B.赤壁之战 C.火烧连营D.水淹七军
二、 阅读理解(I) (18分)
(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共6分)
江南春 山行
杜牧 杜牧
千里鸾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叫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
? ? ? ?
“千里莺啼绿映红” 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組的枫叶也比早 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 ?
十”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字之误用,因为“千里 鸾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山行》用一 “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 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 传神。
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8?12题。(8-10题每小题2分,11-12题每小题3 分,共12分)
千万别折腾汉字
姚安隆
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 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 理由:第一,现在己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 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
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毕即丰半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
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 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 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 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的。
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 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 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 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
“土”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