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学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资料.doc

自学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PAGE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第一章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 学前特殊儿童: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个别差异: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特儿分类角度:立足于儿童发展的角度,试图将身心特质相近的特殊需要儿童合并介绍。 特儿类别: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 2.生理发展障碍儿童 3.语言发展障碍儿童 4.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 5.超长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 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 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 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问:如何有效预防学特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答:早期教育的适宜性,将有利于预防特殊需要儿童第二障碍或第二次障碍的出现。在学前特殊教育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性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进。 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不仅可以帮助障碍儿童克服和减轻由障碍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且可以为成长过程中出现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的支持性教育环境。 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 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教育界兴起的教育运动) 它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这标志着当代人特殊教育观念的演变。 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 人们发现在回归主流的一体化状态下,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轨制仍然存在。而全纳性的一体化教育成为为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提供帮助的教育。 整合教育的趋势更多地反映到课程改革过程中。研究者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整合课程观念: 经验的整合 社会的整合 知识的整合 课程的整合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教育课程改革也涉及了特殊教育,导致了已经或者尚未处于一体化状态的特殊教育机构的课程改革。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向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方式,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的发展。 第二章 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视觉障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视觉障碍分为:1.低视力: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0.3之间。 2.盲: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05以下至无光感时,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 遗传与先天因素 疾病因素 意外事故 视觉障碍儿童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听觉记忆发达,触觉敏锐,动手能力强,听觉想象好等。 不足:外界感性经验缺乏,表现出兴趣不广泛的特点,容易形成对事物的一知半解的现象,对思维及动作行为也会受影响,容易造成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 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容易造成儿童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他们常见的性格问题有:自私,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帮助和关心别人;依赖,一些视觉障碍儿童由于受到过过多的照顾,形成了依赖心理和对自己缺乏信心的性格;从情绪上看,情绪不稳定,常因小事而大闹一场;很多儿童自卑心理重,好妒忌,心胸狭窄。因此,关心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 视觉障碍儿童的鉴别方法: 视力检查:包括视力敏度的检查和视野的检查。 行为观察 询问病史 对视觉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主要措施: 教育原则 要早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 多重感官协同的原则 自然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持久性原则 教育的内容 感知机能训练 运动能力训练 认知训练 语言训练 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 教育的方法 综合多种感官法 表象指导法 愉快学习法 试误法 及时反馈法 实践法 听觉障碍:也称聋,重听,听力损伤,它是一种总称,是指从轻度到深度的各种听力残疾,其中分为聋和重听两类。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言语与语言发展:说话声音容易有异常现象,不能很好地控制音调,说话单调,没有抑扬。 认知与思维:思维僵持,感性知识贫乏。 社会化发展:与教师,同伴交往少,容易产生误解,猜疑,自卑,焦虑;倾向于同类儿童交往,拒绝其他孩子的加入。 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观念 回归主流观念 整合教育观念 干预的基础 尽早发现听障问题 尽早佩带助听器 进行师资培训 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听觉训练 发音练习 语言理解与掌握 语言能力评估 训练方式方法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家庭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