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石阡县第二初级中学 九年级语文学科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探究答题方法 3.提升答题能力 《鱼我所欲也》 (2010年铜仁市中考) 《出师表》 (2011年铜仁市中考) 《愚公移山》 (2012年铜仁市中考) 《核舟记》 (2013年铜仁市中考) 《陈涉世家》 (2014年铜仁市中考) 《醉翁亭记》 (2015年铜仁市中考) 《鱼我所欲也》与《出师表》 (2016铜仁市中考) 《口技》 (2017年铜仁市中考) 1.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考什么? 考什么?我要明白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筛选文中的信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言 文 考点概括 题目设计及分数配置:(15分) 1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3分) 1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分) 13.筛选文中的信息。 (3分) 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6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 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 B. 众妙毕备 毕:全,都 C. 几欲先走 走:跑 D. 满坐寂然 坐:坐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 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虚报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得到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怎么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B.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觥筹:喝酒用的酒杯(酒杯和酒令) C.佳木秀而繁阴 佳木:好的树木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记述 考查知识点: 1、通假字 2、词的古今义 3、一词多义字 4、词的活用 5、特殊句式 虚词考查及其形式 1.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 群响毕绝 哀转久绝 B. 两股战战 屠自后断其股 C. 撤屏视之 公将鼓之 D. 于厅事之东北角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C.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D.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常用虚词及用法:于、以、之、其、而...... (一)“于”字的用法: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未尝不叹息痛惜于桓、灵也。(《出师表》)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二)“以”字的用法: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