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新标准与规范化管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11.23 * 灭菌质量的监测 对于灭菌过程的监测有3种基本方法 生物监测 化学监测 物理监测 物理监测 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 化学监测 灭菌包外应有化学指示胶带,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卡。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化学监测 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 B-D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造进,重新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B-D测试包:用1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2cm、宽25±2cm、高25-28cm大小布包裹。 B-D测试纸放入测试包中间;重量4kg±%。 生物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 每周进行一次,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监测不合格时,应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并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所有灭菌物品。 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均合格后方可使用灭菌器。 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性 应记录灭菌器械每次运行情况,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主要运行对数、操作员签名及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等。 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保存≥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保存≥3年。 蒸汽灭菌失败的原因 设备故障:10% §低温 §空气排除不彻底 §密封门、阀门和其它装置容易漏气 设施:5% §蒸汽质量差 §不可凝结气体混入蒸汽中而被注入灭菌舱内 人出错:85% §不正确包装、装载 §不正确PCD(灭菌过程验证装置) §不正确BI装置(生物指示物 ) §不正确的循环参数 PCD: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湿包的原因和补救方法 原因之一: 物品在打包之前就已经湿了; 补救方法: 在打包前干燥所有要灭菌的物品。 湿包的原因和补救方法 原因之二: 上面物品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在其下面的包裹上; 补救方法: 使用金属容器打包或用金属板覆盖灭菌架的每一层,以使冷凝水流向灭菌架外。 湿包的原因和补救方法 原因之三: 湿蒸汽、冷凝水溶胶与蒸汽一起进入包裹; 补救方法: 在灭菌前使用减压阀或冷凝槽以使蒸汽干燥。 湿包的原因和补救方法 原因之四: 包裹内和包装容器内的冷凝水与物品分离后逐渐在容器底部聚集成小水洼或浸湿包裹的底部; 补救方法: 使用吸水性材料(如棉布)包裹物品,它可保证冷凝水被限制在物品周围,以利用物品的热量使冷凝水蒸发。 湿包的原因和补救方法 原因之五: 灭菌过程结束时,包裹内的残留蒸汽和逐渐冷却的凝结水; 补救方法: 在灭菌过程快结束时利用压力差和蒸汽冲去冷凝水。 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清洗消毒机的清洗消毒质量监测干预手段有待提高和确认; 棉布使用次数的统计存在一定的困难; 清洗质量的监测水平有待提高; 各种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工作目标 加强对CSSD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消毒供应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 工作中确保工作流程的正确实施,保证岗位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制度的实践效果; 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 工作目标 在建立以临床需要为中心的工作模式; 建立和探讨CSSD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有利于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帮助工作人员正确地执行操作技术,达到全程质量管理的目标; 在工作不断积累科学数据和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CSSD的各项工作。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不充分可传播疾病: 内镜多带有细长的管腔,由于水洗较难彻底,易导致消毒、灭菌失败; 因内镜造价高,医院配备不足,使用频繁且不能周转时,往往会降低消毒和管理要求,导致消毒、灭菌失败; 近年来有关幽门螺杆菌、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可以经内镜传播,已成为医学界、患者和社会媒体关注的问题。 卫医发[2004]100号印发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管腔内是重点: 前端管直径约3mm,细长的管腔清洗难度大; 越早清洗,效果越好; 内腔为主要污染区,第一时间清洗可去除87%以上的污染物(法国内镜协会推荐)。 清洗消毒方式: 手工清洗消毒 自动清洗消毒机 手工清洗 1、床侧清洗: &软式内镜使用后应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 &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