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37三项桂冠与你一起实话实说化压力pdf
三项桂冠:与你一起 《实话实说化压力》
(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规范化,请看第二届省赛三项冠军得主与你分享他的设计……)
课题名称 实话实说化压力 课时 40 分钟
主题范畴 缓解学习压力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一.设计理念
本课题遵循学生发展指导的理念开展课堂,即基于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及规律,
以指导而非管制的方式进行教育。指导是给予学生提供指导方向及程序、方法。在设计理念
方面,下面将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需求分析、指导理念、理论依据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需求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级学生,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了解,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具有以
下的特点:
1.高中生正处于个性及智力高度发展阶段:
高一学生年龄普遍是 15~16 岁。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经过初中阶段生理及心理
上的剧变及动荡,生理及心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个性及智力得到高度的发展,高中生已经
能对抽象的或需要辩证逻辑分析的思维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探讨和理解。因此,在教学内容
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根本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高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整合阶段: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高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整合阶段,他们的发展任务
是整合关于“我是谁”、“社会上应占有什么地位”、“将来成为怎样一个人”等问题。这意味
着高中生将面对各种新的变化和任务,处于从自我同一性混乱到整合的过程,不免承受着压
力。
3.高中生角色转换及适应阶段:
高一学生正从初中阶段过渡到高中阶段,在环境、人际、学习等方面正处于角色转换及
适应阶段。此时,他们将承担来自变化的压力。另外,且高中阶段又是学习任务很重的时段,
他们虽然只是处于高一年级,已经在为高考打基础,同样面临着平常考试的压力,这也需要
学生能有强大的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
4.学生在学习压力方面的现状分析:
从本人的辅导经验发现,前来主动辅导且关于学习压力方面的学生较多。以下是某学校
对高一新生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新生心理健康状态普查的数据结果。
结果发现:在【学习焦虑】维度上超标率比【人际焦虑】高。且与往年相比,近年超标
率相比2014 年高出1.88%。从另一侧面也可以了解目前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突出表现为学
习焦虑。
基于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及需求,本课题选择了如何化解压力的角度开展课堂。
(二)指导理念: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相关内容:
基于学生发展特点及个人、国家发展需求,教育部颁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 年修订)》,纲要内容提出针对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应包括:帮助及指导学生能积极应
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
2. 《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相关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及其研究团队在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提出 21
世纪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指标之一——学会学习,即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
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总和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
要点。
综合学生发展特点,在教育部指导纲要内容、中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指导理念基础上,
本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压力及探寻适合自己环节压力的方
法。
(三)理论依据:
根据压力的定义,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强调认知
是压力产生的直接因素。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过程中,经过三个中介系统,它们分别是
1. 认知系统:
认知系统是评估压力的性质及可控度,影响着人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若对自我评价过低,
且认为自己不可控,是压力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来自同学、好友、家人等亲密的和可信任的社会关系,这是压力的有
效缓冲器。
3.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从身体的角度影响压力的性质和强度,若身体功能状态好,可缓解和降低应
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这也给我们提示: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及时缓解压力。
基于压力产生的三个中介系统,本文着重从认知模式、社会支持及生理状况三个角度进
行分析压力产生的要素,帮助和指导学生理解压力产生的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