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史复习第一章.ppt
一个形态 一个主题 两个时期 两对矛盾 四条线索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高三第一轮复习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近代化含义 ①含义: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启蒙化为主要标志,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近代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②中国近代有两个基本问题,即民族不能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社会生产落后,要求近代化。前者是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生产力问题。所以应先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生产力。由此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个主要任务,并由此解释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的问题。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1840年—19世纪60、70年代) 第二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1912年) 第三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1912年—1927年) 第四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崩溃 (1927年—1949年) 第一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宏观分析: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一) 第一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1840年—19世纪60、70年代) 一、世界历史背景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先进的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2.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时期向机器大生产过渡。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工厂,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3.思想: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 4.一体化: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的加剧,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二、西方的冲击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近代化历程:中国的回应 (一)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二)思想:固步自封→向西方学习 1.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占主体地位的思想是什么? 2.鸦片战争之后,新思潮萌发: 3.洋务思想: 4.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早期维新思想: (三)政治:封建社会→半殖半封 1.社会性质变化: 2.社会矛盾变化: 3.阶级关系变化: 4.各阶级的活动 (1)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 (2)农民运动: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3)资产阶级运动:资产阶级产生的时间、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主张。 (4)无产阶级的产生(产生于何时),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阶级。 第一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微观学习 第一讲 西方的冲击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考纲要求以及考情分析: 1.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2)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3)鸦片战争的过程。 【解析】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鸦片战争的过程,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 对“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应分别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对比中国和欧美;对“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应分析鸦片走私的主要目的和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对“鸦片战争的过程”应体现清政府的妥协和部分爱国将士和人民的英勇抵抗。 2.鸦片战争的影响:(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解析】《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应准确掌握其条款含义与影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应采用全面分析和辩证分析的观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考纲要求以及考情分析: 3.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解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 对“英法发动侵略战争”应重点分析战争背景、英法目的、战争性质,突出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