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音乐与文学赏析-博雅通识教育中心LiberalEducationCenter-勤.docVIP

客家音乐与文学赏析-博雅通识教育中心LiberalEducationCenter-勤.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客家音乐与文学赏析-博雅通识教育中心LiberalEducationCenter-勤.doc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博雅通識教育中心 日間(進修推廣)部 四技 102 學年度 上學期 教學內容綱要 第一部份 科目名稱: 客家音樂與文學賞析 課程資料: (一)開課學校系所: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博雅通識教育中心 (二)授課教師姓名:曾瑞媛 (三)授課教師學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 (四)授課教師現職:臺中市大新國小教師 (五)授課教師經歷:亞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國立勤益工商專科學校兼任講師 (六)聯絡方式: amy88@.tw 課程介紹: (一)教學目標: 1.能感受客家文化之美。 2.能了解客家歷史的源流與發展。 3.能辨識客家音樂的類別。 4.培養欣賞客家音樂的能力。 5.學會賞析客家文學的能力。 6.能熟悉客家音樂家、作家事蹟。 7.能學會尊重客家文化與其他族群的文化。 8.能增進與其他族群的感情交流,消弭認知差異、尊重各族群。 (二)授課時數:2小時 (三)學分數:2 (四)評量方式:口頭報告、紙筆測驗。 (五)教學對象:日間部大學生 (六)先備知識: (七)能力指標:■批判思考 □創新構思 ■閱讀理解 □口語溝通 □寫作表達 授課方式: 講授:客家文化的歷史背景、源流、理論及內涵之講解。 閱讀:上課相關文本學生需於課前閱讀完畢。 討論:依據上課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之。 學習經營計畫: (一)討論方式:分組討論、分組報告 (二)作業繳交方式:書面報告(以powerpoint或word檔繳交) (三)線上參考資訊:網站:行政院客家委員會.tw/mp1.html (四)補充教材:自編教材 (五)推薦書目: 其他說明:(學生上課所需最低硬體需求或需額外安裝軟體) 第二部份 開課年級 開課學期 102上 預修課程 無 科目名稱 客家音樂與文學賞析 必 學分數 學時數 2 課程領域 ■人文藝術領域 □社會科學領域 □自然科技領域 課程屬性 □生活性課程 □學術性課程 ■通論性課程 □經典性課程 □跨域性課程 授課教師 曾瑞媛 優質課程 ( 0 )0.一般課程、1.智慧財產權、2.性別平等、3.融滲式服務學習課程、4.創新、創意課程、5.綠色課程(環境教育或永續發展教育相關課程)、6.工作(職 場)倫理課程。 教 科 書 自編教材 參 考 書 ㄧ、理論方面 李梁淑:《客家歌謠文化與藝術論集》,臺中市:天空數位圖書有限公司,2010 年10月。 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臺北:正中書局,2004年4月 許常惠:《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臺北:樂韻出版社,1986年2月初版。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 陳運棟:《客家人》,臺北市:聯亞出版社,1983年4月5版。 楊兆禎:《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臺北:育英出版社,1994年6月再版。 劉鈞章:《苗栗客家山歌賞析》,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劉新圓:《山歌子的即興》,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劉曉春、王維娜、揭英麗著《客家山歌的當代傳播與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2010年6月。 鄭榮興:《臺灣客家音樂》,臺中:晨星出版社,2004年5月。 鄭榮興、蘇秀婷、陳怡君:《賴碧霞客家民歌藝術》,臺中市,文建會文化資產總 管理處籌備處,2010年11月初版。 賴碧霞:《台灣客家山歌──一個民間藝人的自述》,臺北:百科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1983年10月再版。 謝俊逢:《民族音樂論集》2集,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12 月。 羅肇錦:《語言與文化》,臺北市: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羅肇錦、胡萬川:《苗栗縣客語歌謠集》,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參 考 書 李時銘:《詩歌與音樂論稿》,臺北市:里仁書局,2004年8月。 沈謙:《修辭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0年7月再版。 陳本益:《漢語詩歌的節奏》,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陳滿銘:《章法學新裁》,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初版。 曾瑞媛:《桃竹苗客家童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4年。 二、文本方面 李喬:《情歸大地》。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李喬,2008年。 鍾肇政: HYPERLINK /hakka/author/zhong_zhao_zheng/onlin_full_length_novel.htm \t _blank 《魯冰花》〈長篇〉。臺北:明志出版社,1962年6月。 三、影音方面 網站:行政院客家委員會.tw/mp1.html 評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