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材料题专项练习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⑥⑤②①④
⑥
⑤
②
①
④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三:右图
材料四: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五:明成祖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明宪宗时增设西厂,权力超过东厂。
材料六:雍正八年(1730年),翰林院庶吉士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问题一: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一,写出②政权的名称?(1分)①政权建立者?(1分)③政权的都城?(1分)从907年到1368年我国政权发展有什么特点?(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 材料中反映了这种制度在明朝有了什么新发展?(1分)
问题三:材料三元朝疆域图中显示,为了管理疆域辽阔的国土,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中央设宣政院,从而使哪个地区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1分)
问题四: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朝代为加强专制皇权所采取的哪一项措施?(2分)
问题五:材料五中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合称什么?(1分)
问题六:根据材料六,雍正等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为了加强君权,雍正还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问题七:结合材料四、五、六和所学知识,概况一下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特点?(1分)
2、阅读史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极为兴盛。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物品。古代中国的瓷器外销以昌南镇生产的最为有名,有人把瓷器直接称为“昌南”,就是China。这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材料三: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问题一: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三种东西是什么?(3分)请用句简洁的话概括他们的作用。(2分)
问题二:那时,瓷器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请说出中国的瓷都在哪里。(2分)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1分)它的发明者是谁?(1分)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2分)
问题四: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发达,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却渐渐落后于世界,请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十一至十三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材料二:“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琉球特产有沙金、黄豆、黍子、硫磺、黄蜡、鹿、豹等,“贸易之货”有“处州瓷器”之类,“海外诸国盖由此始”,大陆往来各国的商舶时常经过台湾。
材料四:张学良《谒郑成功祠》: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材料五: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