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 用药 寒湿困脾 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丸 湿热内蕴 香连丸 肝郁乘脾 逍遥丸 肾阳虚衰 四神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少渣、富含营养,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若泄泻较重,可与淡盐水、饭汤、米粥,以养胃气。 3、平时可进食薏苡仁粥。 4、保持心情愉快,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 中暑 西医学认为,中暑是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中医认为中暑乃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火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暑热病邪虽为阳邪但易夹湿,临床常见暑湿之邪相合为病。暑气通于心,病变过程中暑热病邪易深入心营,而致危重证候。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暑湿阻遏 头昏头痛,身热汗出,疲倦乏力,胸闷心悸,恶心欲呕 暑热蒙心 高热无汗,面红目赤,烦躁不安,甚则甚至昏迷 二、单方验方使用 1、取绿豆60克,或加鲜丝瓜花8朵。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功能清热解暑。可预防复季气温转热引起的中暑,或用于中暑轻症。 2、取鲜冬瓜一个。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可消暑清热除烦,适用于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 3、取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可解表温中,适用于中暑神昏。 4.取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可清热祛暑,用于中暑身热汗出。 三、简易治疗技术 1、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用双大鱼际推前额、五指拿头、点揉太阳、指敲百会、掐合谷各2分钟。 重症中暑,掐人中、少冲各2分钟,掐十宜穴5分钟。 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2、擦药疗法 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胸后背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 用药 暑湿阻遏 藿香正气水/保济丸/十滴水 暑热蒙心 清开灵口服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五、饮食及起居注意事项 1、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找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2、中暑后在恢复过程中,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及油腻食物,以防损伤胃肠的消化能力。 3、中暑患者忌大量饮水,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 4、中暑之后,暑气未消。虽有虚证,却不能过早进补,以防余邪留滞。 5、中暑患者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及时就医。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常见病中医治疗 常见病中医治疗 第一章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第二章 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上呼吸感染) 第三章 眩晕(高血压病、低血压、神经性衰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第四章 胃痛(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上呼吸道溃疡、胃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五章 泄泻(腹泻) 第六章 中暑 感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风寒感冒 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风热感冒 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 气虚感冒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暑湿感冒 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 二、单方验方 1、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出,每日一剂。适用于风寒感冒。 2、紫苏叶茶 紫苏叶16克,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加红糖适量,代茶频饮。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 3、藿荷饮:鲜藿香叶10克,鲜荷叶15克,冰糖适量,煎水饮。适用于暑湿感冒。 4、金菊薄荷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