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讲:典型物理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教学资料-.ppt

26讲:典型物理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教学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把煤烧成粉尘,发电厂集中了黑色岩石里面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如铀、钍)。事实上,燃烧煤产生的副产品——飞扬的粉尘,含有的放射性比核废料高出100倍。 在煤电厂周围的人们摄取的辐射剂量和住在原子能设备周围的人们摄取的剂量相等或者更高。 煤电厂燃煤粉尘辐射 与放射有关的职业: 核工业系统的核原料勘探、开采、冶炼与精加工,核燃料及反应堆的生产、使用及研究; 农业的照射培育新品种,蔬菜水果保鲜,粮食贮存; 医学的χ射线透视、照相诊断、放射性核素对人体脏器测定,对肿瘤的照射治疗等; 工业部门的各种加速器、射线发生器及电子显微镜、电子束焊机、彩电显象管、高压电子管等。 1)危害 人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后,可以产生各种对健康有害的生物效应。按效应出现的空间特点分为躯体效应、遗传效应和胚胎效应;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或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 2、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 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期受照,可使出生前死亡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受照,可使畸形率升高;在胎儿期受照,小头症、智力迟钝等发育障碍的出现率增高。因此对育龄妇女和孕妇,在防护上都有特殊的要求。 辐射的远期随机效应表现为辐射可能致癌和可能造成遗传损伤。在受到照射的人群中,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受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可能使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受照者的后代中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2)防护措施 目前电离辐射防护按国标《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进行。具体的防护措施如下: A、清除放射性表面污染 清除表面污染是预防放射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清除污染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手和皮肤污染的清除,可用肥皂、洗涤剂、高锰酸钾、柠檬酸等。不宜用有机溶剂及较浓的酸洗手,若这样做将会促使污染物进入体内。 清除工作服污染时,如果污染不严重,及时用普通清洗法即可;污染严重时,要用高效洗涤剂,并不宜用手洗,如用草酸和磷酸钠的混合液。 工作室表面污染后,应根据表面材料的性质及污染情况,选用适当的清洗方法。一般先用水及去污粉或肥皂刷洗,若污染严重则考虑用稀盐酸或柠檬酸溶液冲洗,或刮去表面或更换材料。 B、常规防护方法 防护工作一般分为内、外防护两部分。 外防护除控制放射源外,主要从时间、距离和屏蔽三个方面进行。 其中屏蔽法应用最多。有固定的,也有移动的;有直接用于辐射源运输贮存的,也有用于房间设备以及个人佩带的。屏蔽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射线的种类和能量来决定,如χ、γ射线可用铅、铁、混凝土等物质;β射线宜用铝和有机玻璃等。 内防护主要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三个环节。 围封隔离是采用与外界隔离的原则,把开放源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如我国一般把放射性工作单位分为三类,一、二类单位不得设于市区,三类和属于二类医疗单位可设于市区。在污染源周围按单位类别要划出一定范围的防护监测区,作为定期监测环境污染的范围。 个人防护如饮水、进食、吸烟、用口吸取放射性药物等。要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配用不同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工作服等。 此外,要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有关放射性监测,它分为工作场所监测、人体监测和环境监测。 3、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 1)射频辐射的危害 强度较大的无线电波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是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主要症状为神经衰弱综合症,以头昏、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最常见。较具有特征的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 微波接触者除神经衰弱症状较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外,还有脑电图慢波显著增加,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暂时下降。长期接触大强度微波的人员中,发现晶状体点状或小片状浑浊,一般认为微波能加速晶状体正常老化过程。 一般来说,射频辐射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是机能性改变,停止接触数周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2)射频辐射危害的预防: 最重要的是对电磁场辐射源进行屏蔽,其次是加大操作距离、缩短工作时间及加强个人防护。 3)卫生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 GB18555-2001 )就频率为0.1MHz~ 30MHz的高频辐射分别制定了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容许接触值,见下表1。 国标《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 - 89)规定: 1)一日8小时工作,连续辐射强度不应超过50μW / cm2 ;不足或超过8小时以日受照剂量不超过400 (μW·h) /cm2另计算。 2)一日8

文档评论(0)

后知先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