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认识地球到全球环境变迁-华医
中 華 醫 事 學 院
文件名稱
從認識地球到全球環境變遷
郭春滿老師
版次
A
頁次
1
文件編號
課程說明
一 課程名稱:「明天過後」你還存在嗎 ?? - 從認識地球到全球環境變遷。
二 使用教材:教師自編教材,參考相關書目
三 授課時間:日間部四技、二技
四 學分數/時數:二學分,每週二小時。
貳 教學目標
為什麼今天我們生存的空間會是現在的這個模樣?宇宙究竟是什麼呢?宇宙是否有其他的生命體??地球如何在大爆炸之後誕生?建構星球的建材元素和裝潢星球的各種景觀是怎樣造成的?本課程想要發掘的自然界中的定律、學說、假說等證據。而新科技、新資料、新學說不斷地加入地球研究中,正為我們描摹地球誕生、演變的歷史。本課程以淺白易懂的筆觸,讓學生輕鬆的進入地球的歷史故事,也更懂得珍惜我們所唯一擁有的美麗星球。
本課程天文、物理、化學、地質和古生物等領域的知識,來探討宇宙和地球的過去與未來。它的內容豐富、由淺入深,讓我們對地球有較深入的認識,能有很大的收穫。地球,是一顆很獨特的行星。作為地球的居民,我們大概無法體會出它的獨特性。但和太陽系其他行星比較,才發現以下都是只在地球出現,「獨一無二」的現象: 1. 地球有生命。2. 地球大氣的含氧量占21%。其他行星上全無氧氣。3. 只有地球的表面溫度在水的液態範圍。其他行星溫度都在範圍外。4. 有蔚藍的大海。其他行星,若非乾燥無比,就是太冷或太熱,不能成海。即使條件和地球最
近似的金星,它炙熱濃厚的大氣裡(92大氣壓),連水蒸氣都沒有。5. 雖已屆四十六億年的高齡,但地球內部仍然熱滾滾。其他行星(例如金星、水星、火星)及
衛星(例如月球),幾十億年前就已冷卻,變成死寂的星球。6. 地球表面有高聳的大陸地殼和深陷的海洋地殼。其他行星都沒有這種景觀。 這些年來,我們不但沒有適當經營和管理地球的未來,由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物種的滅絕、進而沈迷於核武競賽、藉醫學技術來延長壽命、以及用機器設備來享樂。近十年來,地球科學中最關心的---全球環境變遷的問題,不僅影響生態系統,嚴重可能會危害到人類未來的生存。但是自古以來,人類並沒有改變:我們虛擲光陰,以為問題會自行解決。不錯,船到橋頭自然直,未來的問題會自行解決,但解決的方式可不一定是我們所喜歡的。因此,自然界開始反撲告訴我們人類所作所為的可怕後果,並呼籲大家應立刻擔負起保育地球的重責大任。 總的來說,這一門課程,把地球這顆獨特行星的來龍去脈,從過去前到現在,做了詳盡的解說,更列舉出證據,希望大家能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另外,如何維護一個適合居住的「行星」,讓地球的環境可以永續發展。
中 華 醫 事 學 院
文件名稱
姓名學-性格潛能之分析
版次
A
頁次
2
文件編號
參 教學內容(課程大綱):
1. HYPERLINK .tw/multidisciplinary/%A4H%BBP%C0%F4%B9%D2/ \l (1)地球系統科學簡介/環境識覺#(1)地球系統科學簡介/環境識覺 地球系統科學簡介/環境識覺
2. HYPERLINK .tw/multidisciplinary/%A4H%BBP%C0%F4%B9%D2/ \l (2)宇宙的生成#(2)宇宙的生成 宇宙的生成---大霹靂
3. HYPERLINK .tw/multidisciplinary/%A4H%BBP%C0%F4%B9%D2/ \l (3)認識地球環境-地質學/地球科學#(3)認識地球環境-地質學/地球科學 認識地球環境-地質學/地球科學
4. HYPERLINK .tw/multidisciplinary/%A4H%BBP%C0%F4%B9%D2/ \l (5)地球歷史與地球環境變遷#(5)地球歷史與地球環境變遷 地球歷史與地球環境變遷
5. HYPERLINK .tw/multidisciplinary/%A4H%BBP%C0%F4%B9%D2/ \l (6)古文明衰落與環境變遷#(6)古文明衰落與環境變遷 古文明衰落與環境變遷
6. 歷史事件與地球環境變遷
7. 全球性環境問題與台灣的環境問題
8. 人類與大氣圈
9. 人類與水圈
10. 人類與地圈
11. 生物圈
12. 國際環境保護公約及重大事件
肆 教學方法:講述法
於課堂中以講義,說明單元主題;
配合視聽媒體:NHK錄影帶,地球奇觀系列,Discovery錄影帶等。
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通部观光局东北角继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东北角暨宜兰海岸.DOC
- 交联透明质酸凝胶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南京师范大学学报.PDF
- 产酸克雷伯氏菌的吸附固定及其产氢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产氢细菌FSC-15对稻草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应用与环境生物.PDF
- 产业创新新材料开发研讨会107-16-导电纤维开发技术及其应用.DOC
- 产高活性木聚糖酶的研究.pdf
- 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家庄至磁-河北高速公路管理局.DOC
- 亲水胶体在乳化肠体系的Plackett-Burman法筛选中的应用.PDF
- 亲爱的导师.DOC
- 人们对菇类的印象-健康餐饮999.PPT
- 从适应能力的角度看农牧转换-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PDF
- 代数结构-致远学院-上海交通大学.DOC
- 代马尾松林土壤不同形态铝含量-高电压技术.PDF
- 以交互为中心的Post-WIMP界面模型-软件学报.PDF
- 以压力式水位计推估含砂水流浓度UsingSubmersiblePressure.PDF
- 以B3PyPPM为电子传输层制备蓝色磷光OLED器件.PDF
- 以控制模块实现中央空调配电控制-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以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顺丁烯二酸二-南京工业大学学报.PDF
- 以提高材料耐磨损耐腐蚀及高温性能-等离子堆焊机.DOC
-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提高教学水平-莱州第三试验小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