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地理》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课件:6亚洲 .ppt

《精英地理》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课件:6亚洲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读亚洲地形图,回答问题。 (1)从五带的位置看,亚洲地跨________带、__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其中东临________洋,北临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洋,西部与________洲相接壤。 (2)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________,注入北冰洋的是________,注入印度洋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印度河   B.长江   C.叶尼塞河 (3)亚洲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显著,其主要特征是(  ) A.自北向南流入印度洋 B.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 C.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D.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解析:第(1)题,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其中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部与欧洲相接壤。第(2)题,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区,注入东海(太平洋);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洋);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大河之一,位于亚洲北部,中西伯利亚高原西侧,西伯利亚地区河流中水量最丰盈的河流,是流入北冰洋最大的河流。第(3)题,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耸,四周地势较低。第(4)题,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山地多位于中部,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顺应地势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奔流入海。 答案:(1)热 温 寒 太平 北冰 印度 欧  (2)B C A  (3)中部高、四周低  (4)D 1.亚洲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成因 2 亚洲人文地理环境 国家或地区 地域文化特点 自然环境原因 日本 轻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 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 东西伯利亚 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为狗拉雪橇 气候寒冷、冰雪广布、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 印度尼西亚 住高脚屋 气候炎热多雨,潮湿 沙特阿拉伯 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 气候炎热,大多过游牧生活 也门 住房墙厚,窗小 热带沙漠气候,减少热风、热量进入室内 恒河三角洲 捕鱼为生,船为交通工具 降水丰沛,河网密布 2.亚洲的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亚洲人口众多,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很大,对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以人口与粮食问题为例分析如图所示: 3.亚洲的经济发展 (1)总体概况: 在古代,亚洲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整个世界的主要强国——中国、印度、阿拉伯、波斯都位于亚洲。亚洲的农牧业可以维系世界大部分人口的生计。 18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帝国主义政策将世界其他地方都作为殖民扩张和掠夺的目标,亚洲(除日本外)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国家纷纷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经济发展迅速。日本首先跻身于世界强国之中,然后是亚洲“四小龙”的起飞(指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现在中国和印度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地方。 (2)“亚洲四小龙”: ①经济发展的特点:增长速度快;出口扩张迅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失业减少。 ②促进因素:外部世界中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注意发扬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文化传统。 【特别提醒】 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成为“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工业国家的典型,其共性有: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教育、科技,造就经济发展所需的后备人才;创造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典例解读2 (1)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 A.工业发展早 B.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C.灌溉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 (2)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 A.针叶林广布 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C.干旱的沙漠地区 D.地势高峻的高原 【解析】 (1)①地位于(30°N,70°E)附近,是恒河上游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2)②地位于(30°N,90°E),是青藏高原,人口稀少。 【答案】 (1)C (2)D [考点精练] 读世界四区域略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上图所示四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区域都濒临印度洋 B.四区域居民大多都信仰伊斯兰教 C.四区域都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D.四区域都有热带沙漠分布 解析:从图中的经纬度和国家的轮廓可以判断图中的主要国家分别是:朝鲜、巴基斯坦、伊朗、以色列地区。其中濒临印度洋的是乙地和丙地,乙地和丙地的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文档评论(0)

扶摇直上九万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