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启东市汇龙中学 高三语文讲义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2019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教师版)
主备人:朱泉辉
2018年10月16日
1.(2018南京、盐城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三)
黄庭坚
关寒塞雪欲嗣音①,燕雁拂天河鲤沈。
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
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
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②。
[注]????①嗣音:传递信息。②《世说新语》记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1)(分析诗句蕴含的情感)诗中前两联抒发了哪些感情?(6分)
明确 (1)前两联体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宦游在外,思念亲人,却只能以书信和叔父交流,想见不得见,想归不得归的惆怅寂寥。
解析 (1)解答这类题目抓住题干、作者、注释、关键词、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由注释“嗣音”可以得知诗人身处“关寒塞雪”的艰苦环境中,想要给叔父写信;“燕雁”和“河鲤”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传递书信的意象,然而条件艰苦,书信难达。颔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想要与叔父交谈互相慰藉的迫切,然而归期未定。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后两联多用虚笔,请做简要分析。(5分)
明确 (2)后两联诗人运用虚写,想象自己回到家乡,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田园之美。既表现了自己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又构想了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解析(2)题干已点明手法为虚写,学生应侧重于其表达效果。“弓刀陌上望行色”一句,诗人站在塞外的道路上,见行色匆匆归去的人们,联想到自己归乡之后的情景,想要与儿女家人欢聚一堂,秉烛夜话。尾联用一个“更”字,加深了诗人欲与叔父东归而去的渴慕与期盼。结合注释,可知尾联化用《世说新语》典故,表达了诗人离乡之远,时间之久,颇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感。
2.(2018苏北四市一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问题。(11分)
月下呈章秀才
刘长卿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注]过。
[注]????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
(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简要赏析第二联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 (1)①视听结合、借景抒情;②借蟋蟀鸣叫和寒鸟跳动,写自己难以入眠的愁苦;③承接开头的“摇落”和“奈此何”,引出下文的身世感慨。
解析 (1)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颔联是写景的句子,然后从写景艺术中寻找恰当的手法加以表述。上句从听觉写蟋蟀鸣叫,下句写寒鸟在树枝间跳跃;同时,诗句中写景的诗句必然会包含作者的情感,由景入情,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即可。
(2)(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结合全诗,概括作者“百感”的内容。(5分)
答案 (2)①草木凋零的无奈;②人生向老的忧伤;③被贬他乡的哀怨;④家贫无以招待好友的愧疚;⑤对章秀才的赞美(赞美章秀才有魏晋名士的风度)。
解析 (2)“百感”是全诗的核心字眼,统领全诗。对于此内容应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联中写自古以来,逢秋悲寂寥;颔联借景抒情,写出内心愁苦;颈联“向老”二字可见人生流逝的悲苦,同时也可见贬谪之苦;尾联紧扣友人之感,颇为复杂。
3.(2018无锡期中,10—1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相关问题。(10分)
蝶恋花
[清]谭 献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1)(鉴赏艺术技巧)词的上阕前三句是如何刻画主人公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以环境的幽深烘托女子的孤单寂寞;通过埋怨鹦哥错报信息的行为(心理)描写她思郎心切。
解析 (1)首句写庭院幽深之景,以景物相衬;二、三句通过心理活动来直接表现人物的形象,通过埋怨鹦鹉错报信息从而曲折委婉地传达出自己对男子的思念之情。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试简要分析。(6分)
答案 (2)下阕虚写,前三句通过想象男子在江南生活的情景,担心男子留驻江南,希望他早日回家相聚;后两句是侧面描写,表达对男子的思念心切;想象自己变成车前草,阻断男子西去道路,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解析 (2)下阕整体属于虚写,前三句,通过想象男子在江南生活的情景,同时以反问之句侧面表现盼归之切;后两句想象别后之行,以此表达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
4.(2018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梅
郑 谷
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