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特征 显神韵.docVIP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特征 显神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特征 显神韵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以读促写作文教学设计 抓住人物特点 写出鲜活个性 重庆市涪陵第六中学校 侯琼 教学目标: 1、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 2、课文引领,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3、综合运用,写出人物鲜活个性。 教学重点: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特点,展开具体描写。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人物鲜活个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看图猜人。 猜猜他是谁? 同学们很轻松就猜出了这些人物的名字,为什么?因为这些人都是同学们熟悉的明星,再加上漫画突出了他们的特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头发浓密,有的头发散乱;有的眼窝深陷,有的目光清澈平和:这是外貌的差异。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老成持重;有的沉默木讷,有的幽默风趣:这是性格的差异。 可是同学们在写作中常常是“千人一面”,或者是写来看不出是谁,这是因为同学们没有仔细观察,没写出“此人”与“彼人”不同的特征。 那么在写作中,我们怎样才能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的个性呢? 二、范文引领,总结人物描写方法。 (一)、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特点。 1、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 请同学们再次观察上面几幅图,漫画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人物哪些特点? 同学们经过仔细观察,得出结论:漫画夸大了李咏的长卷头发、马脸、兰花指,突出其灵活多变的主持风格;潘长江的大脸颊、大嘴巴体现他能说会道;赵本山滴溜溜的眼珠、长长的下巴、直直的食指,可见他表演的小品常常能一针见血;陈龙的大鼻子、铁拳头与和善的笑容表现了他善于反抗邪恶势力的豪侠形象。 回顾课文范例: 如“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先生抓住人物的体型、须发、眼镜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寿镜吾先生的特点,让读者印象深刻。 又如“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阿累《一面》 作者抓住鲁迅先生的面孔、头发、胡须的特点,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外形消瘦却精神矍铄、意志坚强的文化战士形象。 师生总结: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入手。只有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才能做到写谁像谁,使读者如见其人。 2、抓住人物的动作特点。 人物的动作,就是人物表现出的举止、形态等,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总是通过一定的举止表现出来。作家老舍曾说:“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立起来。”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动作描写首先要准确选用动词,其次要细绘连贯动作,此外还要注意精心修饰动词。 如“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窃读记》 “踮”“蹭”“钻”“挤”几个简单的动词,就让一份紧张、一份克制、一份小心翼翼跃然纸上。这几个动词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时的动作: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聊聊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跃然纸上。 总结方法:从以上实例中我们知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避免空洞干巴。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注意动作的先后顺序。 3、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 所谓“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因此,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例如: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里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了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秋天的怀念》 这段对话描写,可谓感人之深。一位饱受身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