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末复习诗歌鉴赏专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湿”“迷”二字都有使动的用法 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漫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要注意题干本身就是一种提示。本诗是写梅花的,但全诗八句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描写梅花的形色味或精神品质的,只是写到了它怒放的环境以及诗人围绕它的活动及内心感受,很明显属于侧面表现,首联中的“江边”,颈联中的“雪”“夜”“明月”,尾联中的“日暮”“鸦”,属于环境描写,用以上事物(意象)去暗写梅花,可见运用的是烘托手法。 在冰封的江岸,几树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绽放了;雪花飞舞,积在枝头,哪里能分清白雪和白梅呢?雪霁天晴,月光朗照,白梅该是何等的清幽美丽,惹人爱怜,使诗人魂牵梦绕。对着梅花,浮想联翩,日暮时分寒鸦归巢,诗人才独自回家,而无人欣赏的梅花又该是何等的孤独落寞。同时我们注意到本诗以写诗人的举动层层渲染,去表现诗人对梅花的复杂感情, 第二句的“行绕去还来”,第七句的“沉吟日落”,极力渲染诗人对梅的喜爱留恋以及不忍离去之情。 卜算子 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 解析:此诗写于作者退居故里游览山水之时,上片写景,描述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谧的画面,语言轻柔高远。下片深沉、壮烈。思古抚今,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报国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无奈的爱国情感 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水的退落和冷寂,委婉的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1)“空”有“只有”“徒劳”之意,使用精妙, 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的情形;⑶ “空”字还写出了作者依依惜别而又无可奈何的苍凉心境。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2)情景交融的写法,开头两句,作者以“柳絮”“梅花”表明时间的变换,即点明了季节的变换,又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一种人生飘忽不定,聚散难测而又离合无常的感觉;②比喻,结句用“离恨”直抒胸臆,又将“离恨”比作湘江水那么悠长,含蓄绵长,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竹轩诗兴》 答案:①全联视听结合(1分),听到叶声,看到竹影,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 ②“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或通感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 《竹轩诗兴》 (2)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 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鹧鸪天》 (1)上片楼上笛声勾起作者思乡之情,迷茫春水、低垂暮云更让作者心情压抑、低沉;燕子正忙着筑巢安家而自己却流落千里,雨打梨花更显作者之孤寂。作者借眼前这些饱含愁绪之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思念故乡的愁苦之情。 《鹧鸪天》 (2)因作者思乡心切,异乡的一草一木都能触发其思乡之情:修禊的热闹场景,清明时节的祭祀,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而不能参加,徒增愁绪,故而夜不能寐,江畔独步折柳,回想起苏堤满柳之场景,撩动思乡之情,故而愁眉不展了。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运用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来表现梅花的 。 诗人借助“雪压”“月明”的环境做烘托。诗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