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ucleic Acids;1868年 Fridrich Miescher从脓细胞中提取“核质nuclein”
acidic properties, called nucleic acid;*;*;*;*;*;*;*;*;*;*;核酸的元素组成;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一、核酸(nucleic acid)的分类(type)、分布及功能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其余分布于线粒体,叶绿体,质粒等,
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和个体的基因型(genotype)。
RNA(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
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参与细胞内DNA遗传信息的表达。
某些病毒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核苷酸(nucleotide)是核酸基本构成单位;一、戊糖pentose sugar (5C);二、碱基nitrogen base (C-N ring);*;嘌呤;碱基的结构特征;三、核苷( nucleoside);核苷酸是核苷在戊糖羟基上的磷酸酯,生物体内游离存在的多是5’-核苷酸。;dAMP;AMP;NTP水解时, 可以释放出大量自由能,物质合成中起活化或供能作用
核酸合成的原料 ; 有的核苷一磷酸能形成3ˊ,5ˊ-磷酸二酯键,构成环化核苷酸,如:
3ˊ,5ˊ-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phate, cAMP)及
3ˊ,5ˊ-环鸟苷酸(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
(NAD、NADP、FAD、CoA等,均含有AMP);*;3’,5’-磷酸二酯键;————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或碱基顺序;第二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一、DNA的二级结构;*;(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1)DNA分子由两条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简称DNA单链)组成。沿着同一根假想轴平行盘绕,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
螺旋中的两条链方向相反,即其中一条链的方向为5′端→3′端,而另一条链的方向为3′端→5′端。;(2)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于螺旋外侧(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双螺旋的骨架,嘌呤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氢键相连)。
A :: T (2 H bond)
G :: C (3 H bond)
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垂直;(3)螺旋横截面的直径约为2nm,每条链相邻两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 nm,每10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其螺矩为3.4 nm。;(4)链间碱基对形成氢键。
碱基配对规律: A与T结合,形成两个氢键, G与C结合,形成三个氢键。这种配对关系,称为碱基互补。;(5)螺旋表面形成大沟及小沟,彼此相间排列。小沟较浅;大沟较深,是蛋白质识别DNA碱基序列的基础。
(6)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1、Watson-Crick双螺旋结构模型(B-DNA) ;二、DNA的三级结构;(一)DNA超螺旋
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其基本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s)成串排列。核小体由组蛋白和DNA共同组成。;相邻两个核小体之间,由长约60个碱基对的连接区DNA连接,并结合一个组蛋白H1 。;三、DNA的功能;*;第三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一、信使RNA(messenger RNA, mRNA);*;*;*; 在5’端采取5’-5’缩合方式加上一个7-甲基鸟苷三磷酸的帽子:m7Gppp。;③被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所识别,促进蛋白质合成。 ;B. 3’端多聚A尾巴polyA tail:;3. mRNA的功能;*;*;二、转运RNA(tRNA);2. tRNA的二级结构
三叶草形
氨基酸臂
DHU环
反密码环
额外环
TΨC环;3. tRNA的三级结构:倒L形;*;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三、核糖体RNA(rRNA);;四、细胞内其他的RNA;*;五、核酶ribozyme;*;*;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共轭双键;*; 二、DNA的变性、复性;变性后其它理化性质变化:OD260增高;粘度下降;比旋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酸碱滴定??线改变;生物活性改变;解链温度:核酸热变性过程中,50%DNA变性时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或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 ;影响Tm值的因素;(二)DNA复性(renaturation);*;在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介绍.ppt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3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二).docx VIP
- 小学生3500个常用汉字归类(带拼音).pdf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2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一).docx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1课 五彩缤纷的世界:绘画之美(二).docx VIP
- Dahua大华以太网交换机(桌面式管理型)_WEB使用说明书_V1.0.0.pdf
- 党校中级考试资料.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智能体@AEI:Agentic Al,开启企业融合智简运维新范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