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名师精编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VIP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名师精编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名师精编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PAGE 1 2018—2019 学年(上)期中联考 高二 历史试题 命题人:原蓓蓓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 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 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2.“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 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A.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C.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3.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该主张旨在 A.说明天地君权之尊贵 B.强调遵从纲常伦理 C.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 D.废弃郡国并行体制 4.《史记》载: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被后世奉为“火 祖”;西方也有普罗米修斯触犯天规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传说。二者的共通之处 A.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都有无神论的思想主张 C.都引发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D.都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5.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 者,气脉通于隔行”。下列书法作品与张芝所擅书法字体一致的是 高二 历史 第 1 页(共 8 页) 6.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 700 里,蜀军大败。这一记 载 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7.有学者认为中国唐代存在一批非洲黑人,理由是唐诗中有大量黑肤“昆仑奴”的描述, 比如《昆仑儿》就突出了他们从海上来、黑肤、穿耳、卷发和半裸等特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很难具有史料价值,不能用唐诗考证昆仑奴的来源地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据此确定昆仑奴一定是非洲黑人 C.非洲黑人大量被贩卖为奴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据此可排除昆仑奴为非洲黑人 D.应该先判定该类唐诗的类别,如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则可推论昆仑奴大多为非洲黑人 8.据史料记载,北宋仁宗曾对一参加科举的学子断言:“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 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该学子从此自称“奉旨填词”。该学子作词 A.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B.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社会 C.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D.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9.从图 6 到图 7,反映出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 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10.明代王艮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学歌》:“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 时,良知还自觉……”据此判断,对王艮思想影响深刻的学者应该是 A.程颐 B.朱熹 C.王阳明 D.顾炎武 高二 历史 第 2 页(共 8 页) 11.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 认为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12.19 世纪末,维新人士提出“使外国分中国,又何如中国自分(分封)”,又称分封“乃 古今之公理”,“即拨乱世反之正,救元元存中国,亦未有不由于此也”。上述言论主要体现出维新派 A.传播西学的启蒙意识 B.勇于担当的意识 C.激进的民主变革意识 D.爱国救亡的意识 13.《新青年》自第 2 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同时,《新青年》第 1 到 3 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此举 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 B.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原则 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 14.五四运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