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奈飞是如何一步步变成行业巨头.pdfVIP

美国奈飞是如何一步步变成行业巨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奈飞是如何一步步变成行业巨头的 作者: i 天下网商 | 发表于:2013/03/28 为什么人们称赞你的产品却不购买?如何将骑墙派转化成为客户?如何让“潜在”需 求变为“真正”需求?如何创造需求?本文以美国Netflix (奈飞)公司为例,记录了 它从创意诞生到开展业务,到扩展业务,到打败巨头,再到成为巨头的全过程。(本 文摘自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的《需求》一书,湛庐文化出品。) 那是2001 年。四年前,创业家里德·哈斯廷斯曾因租借的电影光盘到期未还,无奈 地交了40 美元的罚金。三年前,他受到这件麻烦事的启发,成立了奈飞公司,开 创了电影租赁业的新纪元。 第一节用测试检验新点子 而随着DVD 的诞生,进一步激起了哈斯廷斯的兴趣。DVD 体积轻薄,与又大又沉、 极易损坏的录影带相比,更易送达到客户手中。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哈斯廷斯买了 几张CD 光盘(DVD 光碟当时还不好买),塞进信封,贴好邮票,写上自己家的地址 投递到了附近的邮局。几天之后,CD 光盘寄到了他家。担心是多余的,CD 光盘并 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播放顺畅。 后来,哈斯廷斯才了解到,通过邮件寄送DVD 并不像当初第一次的实验那么简单。 但是,最初的成功给了他信心和热情。他想,也许互联网与DVD 相结合,可以开 创出一种新型零售模式,摒弃烦琐的电影租赁流程,一反百视达、电影画廊 (Movie Gallery)、好莱坞影视(Hollywood Video )以及成千上万家庭作坊式影片租赁 店的做法。 一不做二不休。哈斯廷斯和团队中的其他几位成员着手打造出了最初的奈飞网站, 供人们选择影片。他们在位于加州北部小城斯科特谷的公司总部附近建起了一座仓 库,用于寄送DVD 碟片。他们购买了大量各种风格的影片,开始做起了宣传。 然而,他们的首个产品距离磁力的标准还相差甚远。和现在一样,当年的奈飞有网 络电影和邮件递送DVD 碟片两种服务供人们选择。但是,租金标准却与传统店铺 基本一致,每部电影起价4 美元,甚至也制定了迟还罚金制度,跟哈斯廷斯当初从 中获得灵感的麻烦事没什么两样。为了吸引眼球,这家新成立的小公司还想方设法 地贩卖其他零售商拿不到的“热门产品”,如近期演唱会的预售票、娱乐海报和其他 一些小商品。 客户听说这家公司的经营业务后,基本都没什么反应。此时,奈飞的情况的确比传 统的影片租赁店面要好一些,不过也没好到哪去。若想要人们走出以往形成的固定 习惯,开始实践一种新型消费方式,需要更大的磁力才能实现。 哈斯廷斯很快就了解到了这个现实。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公司进行了多次改革,如 此频繁的探索与尝试,恰恰真实地反映出了需求创造的复杂程度。 哈斯廷斯改变了奈飞的经营模式。无论你看多少部电影,只收取一份注册费用,同 时还取消了迟还罚金,与影片产品无关的零七八碎也全部下架。这些下架产品虽然 帮助公司提高了一点知名度,却在无形间伤害到了客户对主流产品的需求。哈斯廷 斯投资购买了大量影片,以此解决电影租赁业最棘手的问题——在当地的租赁店里 找不到你想看的那部电影。此外,他也对多种定价系统和不同的价格等级进行了尝 试。 几十次重新设计之后,哈斯廷斯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商业模式,与今天的奈飞已经十 分接近,它以富有磁力、好玩好用的产品激起了源源不断的巨大需求。 第二节 困局 然而,2001 年时,这条需求的河流尚处在枯水期,充其量不过是条小溪而已。那时, 奈飞全国范围内的注册用户还不到50 万。虽然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能达到这个 数字已经是十分值得肯定的成就了,但从整体来看,与美国1.3 亿电影消费家庭这 个数字相比,50 万就太微不足道了。而且,在传统电影租赁公司百视达51 亿美元 的营业额面前,奈飞7 600 万美元的收入也相形见绌。 哈斯廷斯深信,奈飞的产品更加便捷、更为廉价、几乎不会为客户带来任何麻烦, 因此比百视达的产品要好。他那并不算庞大的客户群十分喜欢网站的服务,调查也 显示,大量潜在客户都听说过奈飞。但即使这样,增长还是十分缓慢。原因究竟何 在? 对于2001 年的奈飞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尤为紧迫。哈斯廷斯认为,最终一定会有 一家拥有雄厚财力和丰富经验的大公司看到同样的机遇,凭借其在娱乐业、零售业 或网购业极富影响力的品牌大举进军。他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想着不知道哪一 天就会在报纸头条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百视达投资5 亿美元,入主在线电影租赁业。 然后奈飞的小小梦想也就随之灰飞烟灭。或者,就算不是百视达,也会是亚马逊, 要不就是沃尔玛、苹果、迪士尼…… 哈斯廷斯此时唯一的希望,就是悄悄地、偷偷地、快快地让奈飞成长起来。只有这

文档评论(0)

荔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