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与尊尊先秦儒家对父母服三年之丧礼意解读的再-云南大学学报.PDF

亲亲与尊尊先秦儒家对父母服三年之丧礼意解读的再-云南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亲与尊尊先秦儒家对父母服三年之丧礼意解读的再-云南大学学报

中国哲学                                    亲亲与尊尊:先秦儒家对父母 服三年之丧礼意解读的再检讨 郭晓东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关键词:丧服;三年之丧;尊尊;亲亲 摘 要:有关三年之丧的礼意解读,笼统地说不外 “亲亲”与 “尊尊”。然而,先秦的不同文献 中,或有偏主 “亲亲”,或有偏主 “尊尊”。就文献而论,有三种基本的立场:《丧服》经传主 “尊 尊”说,《论语 ·阳货》与 《礼记 ·三年问》主 “亲亲”说,而 《丧服小记》、《大传》与 《丧服四 制》等 《礼记》中的文献则主尊亲并重说。即便如此,在不同的文献中,“亲亲”与 “尊尊”的具体 内涵亦颇有出入。因此,当我们论及 “亲亲”与 “尊尊”之原则时,恐怕不可一概而论,而当根据 其具体的文献背景来厘清其应有的内涵。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12)02-0040-07   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制度建构中,最重要的 常的明确。本文即是从先秦若干讨论三年之丧 莫过于丧服,而其核心则在于对父母的三年之 的文本出发,试图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梳。 丧。然而,正是三年之丧的问题,在后世却令 人聚讼不已,莫衷一是:作为制度,三年之丧 一、从 《仪礼 ·丧服》经传 起源于何时?作为礼意的解读,儒家何以要主 看 “尊尊”作为三年 张三年之丧?对前一个问题,《礼记 ·三年问》 之丧的主导性原则 称 “未有知其所由来”,虽然时贤亦有颇多的 [1](P22~52) 讨论,但至今仍无定论。 至于后一个问   关于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最经典的文本 题,先儒之说则屡见于经传,似乎已不须辞费。 莫过于 《仪礼 ·丧服》及相传子夏所作的 《丧 《礼记 ·大传》云 “服术有六”,而首推 “亲 服传》。按 《丧服》,为父服斩衰三年,所以然 亲”与 “尊尊”。崔述以为:“《丧服》一篇, 者,《丧服传》曰: 两言足以蔽之,曰尊尊、亲亲而已。” (《五服 为父何以斩衰也?父至尊也。 异同考汇 ·五服余论》)凌廷堪亦称:“亲亲、 而对母亲之服则相对复杂,若父在,则为 尊尊二者,以为之经也,其下四者,以为之纬 母服齐衰一年,《丧服传》曰: 也。”(《封建尊尊服制考》)则圣人为父母定三 何以期也?屈也。至尊在,不敢伸其私 年之丧,制礼之义不外 “亲亲”与 “尊尊”。 尊也。 不过,细绎先儒之说,相互之间则似乎颇有抵 而父没,则可为母服齐衰三年,郑玄注曰: 牾之处。曾亦曾经指出,关于三年之丧在先儒 尊得伸也。 那里就有两种解释,“或因亲亲而三年,或因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先儒将父母之 [2](P111) 尊而三年”。 即便如此,无论是因 “亲亲” 丧泛称为三年之丧,但父母之丧并不是对等的, 还是因 “尊尊”,其具体的内涵也仍然不是非 为父服斩衰,为母服齐衰,是因为 “父至尊”。 收稿日期:2011-08-08 作者简介:郭晓东,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40· 中国哲学 亲亲与尊尊:先秦儒家对父母服三年之丧礼意解读的再检讨 而父亲在世时,为母只服齐衰一年,是为父之 邑之士,则知尊祢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 至尊所屈,而不敢 “伸其私尊”,则母亦可尊, 矣。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 只不过是较之父之 “至尊”而为 “私尊”而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