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医药防治AS的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所以找出AS的中医病机,针对性治疗是中医防治AS的关键。根据文献研究和笔者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从虚淤痰毒论治AS,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浅谈如下。
1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发生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AS常累及大、中型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
AS是长期缓慢形成和发展的,表现复杂,病变可出现活动、进展、静止和消退等变化。总的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类病变。早期病变公认的是脂质条纹,即脂纹,也有人提出胶样病变和微血栓也是AS的早期病变节律结构,或称横纹也与AS关系密切。晚期病变公认的是粥样斑块或称纤维斑块和复合病变。
2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中医没有AS的病名,主要包含在“头疼”“眩晕”“脉痹”“心悸”“胸痹”和“中风”等疾病中,临床中以心脑血管病为主,也可见于一部分周围血管病。病人多表现眩晕,头疼,肢麻,心悸,胸闷,气短,语言不利,半身活动障碍,颈部不适,心前区疼痛,下肢跛行,阵发性疼痛,舌质红、苔多白腻边有淤点,脉多沉细、细涩、弦紧等。中医多数学者认为,AS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淤,痰淤互结,脾虚湿盛,痰淤化毒,肝肾阴虚等。我们根据文献报道,病例回顾性研究及临床经验实验研究,把AS归纳为虚-淤-痰-毒的基本病机。
2.1 动脉粥样硬化与“虚”
AS的病人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本病的发病原因,多因人到中年,气血虚弱,阴气自半。气虚则血运不畅,脉道不利,血脉失养。阴虚则虚火灼津,津亏液少,脉道干涩。所以中医以益气、养阴为原则治疗AS。主要中药有人参、黄芪、丹参、麦冬、五味子等。经实验证明,这类中药能明显降低AS家兔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S指数(AI),明显降低血浆LPO含量。病理观察也显示,益气养阴中药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减少血管内膜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形成,从而明显减小粥样斑块面积[1]。
2.2 动脉粥样硬化与“淤”
近几年研究认为淤血和动脉硬化关系密切,血脉不通,心血淤阻,血行不利易致AS,应用活血化淤药物治疗往往取得良好的疗效。
AS的发生发展, 以动脉壁内皮细胞(EC) 损伤为始动因素, 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和平滑肌细胞(SMC) 增殖为主要环节, 脂质浸入, 动脉壁弹性纤维破坏, 引起动脉管腔狭窄为病理结局。这些病理改变属于中医学“淤血”的范畴。有研究表明, 以血淤为主的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均有器质性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的比例高达94%[2]。有人对73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 73 例冠心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淤表现[3]。我们经过动物实验证实, 活血化淤方药有调脂、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EC、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及消退粥样斑块等作用。
2.3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
AS的首要因素是血脂过高, 脂质代谢失调, 高脂血症。临床多表现为头疼、眩晕、恶心、肢麻等。此《内经》称为“膏人”“脂人”, 脂质摄入过多, 利用、排泄失常, 均可使血脂升高而为痰浊。“无痰不做眩”,中医认为AS的病机与痰浊有关。现代医学认为, 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是AS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有报道提示: 痰证病人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 体内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痰浊型患者, 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 以及LDL 等含量均明显高于非痰浊型患者和正常人( P 0.001)[5]。临床中我们应用化痰祛淤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取得明显疗效。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化痰祛淤中药有降脂、调节细胞因子等,有抗AS作用。
2.4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淤”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首先明确了“痰淤同病”,痰浊内生,易阻碍气机,气机不利则淤血内生。《症因脉治》中又明确提出痰淤互结可致心胸痹痛,可见,痰淤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证候关键,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高血脂、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血液的脂质可通过血管内皮间隙或损伤的部位渗入并滞留于血管各层,渐而形成脂质条纹及胆固醇结晶 (痰浊),同时血管内膜损伤激活促凝物质、抑制抗凝物质,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血淤),痰淤互结,着于血脉,血脉之痰淤结块,即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八章 遗传代谢性疾病.docx
- 第二节膀肤肿瘤.docx
- 第二十九单元 泌尿系感染.docx
-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docx
- 第七版妇产科--第二十七章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及外阴瘙痒.docx
-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docx
- 第七章 抗胆碱药.docx
- 第七章 口腔功能.docx
-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docx
- 第十三章食管疾病.docx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