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儿绪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学儿绪论课件

第一章 绪言 一 药物:是指通过影响机体的某种生理 和/生化过程,用于防治和诊断疾病 的各种化学物质。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 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 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 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 用机制的科学。 药动学:指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 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效应与 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 学科任务: 阐明药物的药效学及药动学,为药物的合理和正确使用,提高药物防治疾病的效果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开发和评估新药,挖掘老药的新用途。 协同其它学科阐明生命科学的本质及其规律。 学习药理学的目的: 掌握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 理解药理作用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 附:学习药理学常参考的书籍 杨藻宸主编:临床用药的药理学基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张德昌主编:医学药理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林志彬和金有豫主编:医用药理学基础,第三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 陈修、陈维洲、曾贵云主编:心血管药理学,第二版,1996 Goodman and Gilman: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9th ed.(1995)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 药物作用: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 始作用。 药理效应:指药物作用所致的机体细 胞和器官功能的改变。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兴奋和抑制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指药物在一定剂 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指在临床用药时,出现的符合用药目的,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不良反应:指用药时出现的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反应。 治疗作用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包括: 副作用:指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 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作用:指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 机能和结构的病理性改变。往往由 于剂量过大所致。包括急性毒性(立 即发生)和长期毒性(蓄积作用, 也包括致癌、致畸和致突变)。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 变态反应:指与药理作用无关,难于预料的不良反应。 特异质反应:指由于遗传缺陷导致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严重度与剂量成正比。 第二节 量效关系 量效曲线:反映药物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的曲线。 量反应:可用数量分级表示的效应。 质反应:只能以阳性和阴性来表示的 效应。 从量效曲线可看出:最小有效浓度(阈浓度)、半数有效量(EC50、ED50)、半数中毒浓度(TC50、TD50) 最大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 效应强度: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 的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反映药物安全性参数: 治疗指数(TI)=TD50/ED50或 TC50/EC50(LD50/ED50) 安全范围——ED95~TD5之间的距离 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 ①、理化条件的改变——抗酸药、甘露醇等 ②、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补充疗法或抗代谢药 ③、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利尿药 ④、对酶的影响——新斯的明、噢美拉唑 ⑤、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钙通道拮抗剂 ⑥影响核酸代谢——抗癌药物、抗生素(喹诺酮类) ⑦影响免疫机制——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增强剂 ⑧、非特异性作用——消毒防腐剂 ⑨、作用于受体 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 (一)、受体概念——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特定物质结合并传递信息引起生物效应的细胞成分(蛋白组分)。 (二)、受体类型 细胞膜受体:①、含离子通道的受体(N2)②、G-蛋白偶联受体(α、β和M)③、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生长激素受体) 细胞内受体:甾体类激素受体 (三)、第二信使 cAMP/cGMP 肌醇磷脂(IP3和DAG) 钙离子 (四)、受体动力学 1.药物与受体结合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用药物—受体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KD)的倒数或用pD2(pD2=-logKD)来表示。KD为引起50%最大效应时(50%受体被占领)的摩尔浓度。KD↑或pD2↓表示亲和力↓,KD↓或pD2↑表示亲和力↑。 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受体储备——药物产生最大效应时仍未被结合的受体。 2.药物分类 激动药 拮抗药 部分拮抗药

文档评论(0)

180****9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