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学习共同体Vygotsky.PPT

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学习共同体Vygotsky.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学习共同体Vygotsky

合作學習發展的歷史: 1980:開始於加拿大 1990:普及於美國及歐陸 2000:引進日本 2000:傳統排排座的課堂在歐美已經進入博物館。 2010:中國大陸、韓國、印尼(600多所試辦學校)。 2012:台灣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Vygotsky的最佳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Proximal 在俄語是齒輪與齒輪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學習要在能夠啟動學生學習的接點上才能夠起作用。 學習是對話辯證與串聯 (有效學習策略) 佐藤學: 學習是: 1.學生與教材(知識)的相遇 2.學生與他人(夥伴與教師)的相遇 3.學生與自己的相遇(外在經驗內化為內在 經驗的歷程)。 課堂學習 教師在課堂學習的角色 (有效教學策略) 傾聽 串聯 回歸 傾聽 完整地聽完學生說的每一段話。 1.這段話是由教材的哪一段所觸發的? 2.是接續哪一位同學的發言的? 3.是連結學生自己的哪一部分經驗? 串聯 是教學的核心: 教材與教材(課程地圖) 教學與學生(教學準備、課堂學習) 學生與學生(合作學習) 教材與社會(統整課程) 學生與社會(統整活動) ………………………….. 回歸 當學生學習發生困難,讓他們回到前一次討論的內容,精熟前一段的經驗重新再出發。 反思性教學實踐 教師是專業學習者,教學的專業是將理論帶到現場重新閱讀,並轉化為實踐工具。 輪流擔任教學觀摩者,將焦點放在學生學習的結果,相互觀摩相互學習。 實踐之後才能產生對話的情境,從現在的情境發現待突破的問題,從問題的突破,累積有效的實踐經驗。 教師如何成為學習共同體 共同備課時間 共同討論一個單元的學習活動 將焦點放在學生學習 每個教師輪流教學 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 深刻地反思及對話 修正再設計 觀摩者的角色與任務 記錄學生的成功及失敗之處,並討論造成的原因。 觀摩者在這堂課學到了什麼? 觀摩者應該積極參與觀摩之後的討論。 造成課堂學習共同體的關鍵 對每一個學習者的尊重(70%)。 而非教師的專業(30%)。 Q And A 學習共同體的學生學習成就有比較好嗎? 佐藤學: 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學習成就測驗都比其他學校好。但學習共同體不以提升成績為目標。 學習共同體的學生進入大學表現如何? 佐藤學: 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學生非常受到大學的青睞,很多大學都希望招到學習共同體學校的畢業生。 實踐基地的重要性 實踐基地是學習共同體發展的基礎。 每校都要有一個班以上是學習共同體實驗的基地,不管哪一科都願意以學習共同體為方法試試看。 學習共同體是「做中學的專業」。 實踐與理論:根與芽的關係 實踐與反思創造理論導入的需求 理論提供實踐所需要的實踐工具 原初的理論 實踐性的理論 理念、方法、解決問題策略 教師的學習共同體 學生的學習共同體 Vygotsky 的社會建構論 (最佳發展區、鷹架理論、外部語言與內部語言、科學概念與自發概念) 對話學習的三位一體論:重建世界、重建自身與重建夥伴 杜威的民主主義 語言學的基礎 蘇格拉底 柏拉圖的美諾篇 弗萊雷的教育學 存在性學習 建構意義的活動 溝通 對話 互惠學習 能動性學習 行動吧!讓我們從實踐當中學習。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與反思 主講:林文生 新北市秀山國小校長、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學習共同體 佐藤學教授所使用的學習共同體,其實就是教育部推動的學習社群(Learning community) 學習共同體的概念來自佛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學習共同體包括教師的學習團隊,以及學生的夥伴關係。 學習共同體與合作學習的關係 佐藤學同意合作學習的作法,並認為這是符合學生天性的一種學習方式。 但是學習共同體並不等同於Johnson Johnson的合作學習。 Johnson Johnson的問題 偏重分組的策略,缺少分組之後學生與學之間的對話與討論。 缺乏社會學的理論基礎。 缺乏實徵的成功證據。 指定分工的策略實踐難度高。 4-6人的合作學習 操作難度較高,容易形成教室吵雜。 容易形成一人獨秀(大樹和小草的關係) 需要較高及較長的引導技巧。 分工必須更明確有效,需要較長的技巧訓練。 改變學習空間 這樣的空間有什麼問題? 改變合作模式 這樣的空間有什麼問題? 如何改變? 如何改變才有效? 調整後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教師 為什麼要這樣改? 改了以後有效嗎? 合作學習的核心技術? 合作學習的核心技術? 對話 師生對話 同儕對話(學生與學生) 為什麼從兩兩開始? 編號 1號 2號 兩個人是深度對話的基本單位 實驗發現 3人一組,2人對話一個旁聽。 4人一組,兩兩對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