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清代赋论中的楚辞评论
論文
論文
清代賦論中的《楚辭》評論
*
徐瑛子
摘要
清代是中國傳統學術的集大成時期,不僅賦作數量為歷代之最,更
出現了豐富繁多的賦論文著。清代賦論中保存有大量關於《楚辭》的評
論,整理清代賦論中的《楚辭》評論,可從新的角度考述清人對《楚辭》
的認識,對《楚辭》文本的解讀和楚辭學史的研究均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 清代賦論; 《楚辭》評論;清代楚辭學
賦作由先秦至清代兩千餘年中成果豐碩,在賦文學創作繁榮的同時,賦
論亦隨之繼起並不斷發展。清代是中國傳統學術的集大成時期,不僅賦作數
量為歷代之最,更出現了豐富繁多的賦論文著。清代學者在前代基礎上對《楚
辭》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探究、總結,清代賦論中保存有大量關於《楚辭》
的評論。本文主要以孫福軒、韓泉欣《歷代賦論彙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
年)以及蹤凡、郭英德《歷代賦學文獻輯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7 年)這
兩種賦學資料彙編為文獻基礎,整理其中相關的《楚辭》評論,以期加深《楚
辭》文本特性、藝術特徵、主旨內涵等方面的認識。
一、《楚辭》起源論
1
「大凡一種文學的發生,必有許多原因,而且必須經過許久的醞釀。」
清
代賦論中有不少關於《楚辭》起源的評論,簡而言之,可歸納為以下三種觀點。
(一) 《楚辭》源於《詩經》
自漢代以來,歷代學者從創作手法、文體形式、作品風格等方面探討《楚
辭》對《詩經》的承繼。在清代賦論中,「騷出於《詩》」這一觀點被廣泛談
及,較早提出二者之間承傳關係的有清初納蘭性德 《賦論》「《詩》變而為 《騷》,
2
《騷》變而為賦,賦變而為樂府」 ;以及顧豹文《曆朝賦楷·序》「自風雅息
而楚騷興,楚騷變而辭賦作」 3 。此後有路德《關中書院課士詩賦序》「《騷》
*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東亞楚辭文獻的發掘、整理與研究」(13ZD112)
作者簡介:徐瑛子,女,南通大學楚辭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南通,226019 ,
XUYZ94@163.com )
1 遊國恩:《楚辭概論》,商務印書館,1946 年,第 3 頁。
2 [清]納蘭性德:《賦論》,孫福軒、韓泉欣《歷代賦論彙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
年,第 508 頁。
3 [清]顧豹文:《歷朝賦楷》,見《歷代賦論彙編》,第565 頁。
25
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第 33 期
也者,近接《三百篇》而變化以出之,其體實兼詩騷,為後來詩賦家之祖,
4
無風、雅、頌則無《騷》」 。清末徐昂、劉熙載也認同《楚辭》源於《詩經》,
徐昂《文談·論製作》「賦由騷而變,而皆源於《詩經》」5 ;劉熙載以《離騷》
與《國風》《小雅》的淵源為例,從更具體的角度論述《楚辭》對《詩經》的
繼承,其《藝概·賦概》提出「《離騷》出於《國風》《小雅》」6 。可見,關於
《詩經》對《楚辭》的影響,清代賦論學者均有共識。
(二)《楚辭》源於楚國文化
首先,《楚辭》受楚歌影響。《越人歌》等楚地民歌詞淺義深,被評價為
其詞采聲調,宛如《楚辭》作品。王逸、黃伯思、朱熹先後提出《楚辭》受
楚歌的影響,元代祝堯《古賦辨體》較早關注楚歌「兮」字句式與《楚辭》
的關係,並稱楚歌發情止義,有動父子之聽。清代賦論中討論了《楚辭》與
楚歌的關係,繆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