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第二时.ppt

河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第二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大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第二时.ppt

第二课时 鱼,我所欲也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重难点解析 课文小结 2 布置作业 研读课文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并展开论证。 第1层:提出生与义不可兼得,亦即“舍生取义”的论点; 第2层: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论点; 第3层:贤者保持“本心”,所以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 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举例论证论点,人应该保有“本心”。 第1层: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第2层: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第3层:人应该保有本心。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重难点解析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死——有甚于死——有所不避 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 正面 反面 对比论证 由是避患→不为 →甚于死者 由是则生→不用 (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非独—皆有—勿丧 (人之初,性本善) (层进) 一箪、一豆——行道之人,乞人——弗受,决定生命——义存在 万钟——王侯贵族——受——决定宫室——义丧失 举例论证 (正面举例) (反面举例)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4.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2)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4.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谈谈你的理解。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课文小结 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谢 谢

文档评论(0)

tpxx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