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偏压浅埋段施分工方案(洞口)
XX HYPERLINK /tech/detailprof935268LQ.htm 隧道洞口偏压浅埋段处理方案
1 工程概况
线路全长15.1km。该段概算投资9.23亿元,计划工期18个月。
2 地质及工程情况
2.1 地质情况
隧址区地形起伏,山势险峻,隧道轴线与黄土梁峁走向近于垂直,出口段为三叠系中统铜川组基岩,岩石破碎严重,稳定性较差。隧道上部地表暴露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厚度约10米,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黄土在隧道上部偶有出露,期间存在数层古土壤,呈褐黄色、棕红色,结构致密,偶见大孔隙,坚硬—硬塑。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空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洞口段水量较丰富。
2.2 工程原设计状况及变更设计
XX隧道右线出口端明洞口设计里程为YK41+075,设计暗洞进洞里程为YK41+065,原设计出口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进洞,管棚Φ108×8,长度40米。
为了尽量减少占地该隧道多次改线,原设计的洞口位置也相应调整。原设计的进洞方案因时间仓促未做修改,进场后经现场实测YK41+065洞顶高出原地面约1米,由于洞口段山体地势呈向线路右侧缓倾的单面坡,所以洞右侧拱部高出原地面约2米,左侧深埋。通过对现场地形测量计算,YK41+065—YK41+060段管棚将基本外露。从YK41+035开始洞顶覆盖层达到约10米厚。对YK41+063中心拱顶及中心拱顶右侧6.5米两处点向下钻探知,山顶坡积黄土厚分别为13米、13.5米,坡积土下部为基岩。
详细地形测量及洞口照片见后附图1-3。
3 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进洞安全,在原设计超前大管棚支护进洞基础上增加了偏压挡墙、地表注浆安全措施,制定了地表注浆—偏压挡墙—超前管棚—回填—暗洞开挖的施工顺序方法。
3.1 地表注浆
由于洞口围岩破碎,稳定性差,而且围岩的产状对进洞施工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对洞口及地表进行加固。地表注浆加固的作用是增强土体相互嵌接,提高土体自撑能力。在地表沿垂直于地表方向施打导管(Φ50mm)并注浆,导管长度以达到拱部开挖线为准。由于导管在注浆后对拱部以上一定范围的土体有悬挂牵引作用,从而加强土体在开挖后的整体作用和自稳能力。
地表注浆的范围为纵向:40米(YK41+025-YK41+065),横向:隧道中心线左右各15米(其中YK41+025-YK41+065段右侧15米,左侧5.4米)。间距2米×2米,梅花形布置。深度至拱顶开挖线位置,梅根长度由横断面图确定,管壁四周每隔15厘米交错布眼,眼孔直径8毫米。
注浆孔布置图如下:
3.1.1 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平整场地—孔位放样—钻孔—清孔—注浆管安放—堵塞注浆孔口间隙—水泥浆制作—开始注浆—检查注浆效果。
1.先测量放样定出准备的地表加固范围,然后进行原地面清表。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孔位放样,并对每个孔深进行书面交底。
2.钻机钻孔
采用直径100mm地质潜孔钻机钻孔。钻机就位后钻孔的深度根据钻孔平台(或地面)标高与隧道开挖线确定,钻孔要求定位精确、竖直、圆顺,各点深度以现场测量为准。
3.清孔下管
用小直径钢管对钻孔进行清理。力求做到孔内无渣,无粉尘。管材采用φ50×5mmPVC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长度,管四周每隔15cm钻φ8mm钻小孔,按梅花形布置。
4.止浆塞及止浆盘
止浆塞采用PVC高强花管管口,并留两个小孔。PVC管安装入孔后,管尾端地面开挖直径0.5m深0.2m的凹坑,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地面作止浆盘。
5.注浆施工
在花管内注入水泥浆,注浆压力为3MPa,注浆后结束后用水泥浆填充花管。其注浆参数及步骤如下:
①注浆管采用PVC管,注浆间距2米×2米,呈梅花型布置。
②浆液材料选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1:1,浆液的扩散半径为1.5米。
③注浆压力是给予浆液在土层中渗透、扩散、劈裂及压实的能量,其大小决定着注浆效果的好坏和费用的高低。本注浆岩性属于风化裂隙岩石(上部为土),注浆压力初压为0.5~1.0MPa,浆液终压控制在1.5—3.0Mpa。
④单孔注浆量:由围岩的孔隙率确定,施工时可按下式控制
其中:Q-浆液注入量
R0-注浆有效扩散半径(3.1~3.6)
l-注浆段长度(m)
n-岩体裂隙率或孔隙率(1.3%~1.8%)
β-浆液的充盈系数(0.3~0.9)
1:1水泥浆用量:根据单孔注浆量计算公式,算出浆液理论用量,依此反推水泥理论用量,在注浆过程中应以实际发生量为准。浆液搅拌过程中严格按配合比下料,以确保浆液质量与强度。
⑤注浆机就位:就位时应考虑场地的布局合理,安放应平稳牢固,底座下可垫设木板并用抓钉嵌牢,以增强注浆机的稳定性。
⑥安止浆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2三014解析.doc
-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都技术方案.doc
- 隧道洞身开挖工程义专项施工方案.doc
- 隧道洞身开挖首件施等工总结.doc
- 隧道洞身开时挖作业指导书.doc
- 隧道洞身开挖作业指导书中【可编辑】.doc
- 隧道洞说身开挖交底.doc
- 隧道洞身三开挖工程分部开工报告创新.doc
- 隧道洞时口工程施工方案.doc
- 隧道洞条身ⅳ级开挖开工报告(含方案).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