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题目‘学生权利与校园规范—朝向法治国行政的校规制订与运作
論文題目:「學生權利與校園規範—朝向法治國行政的校規制訂與運作」
作者:林佳範 (台灣師大公領系副教授)
綱要:
壹、導言
貳、從「義務(責任)本位」到「權利本位」之法律觀
一、傳統的師生規範關係
二、權利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三、重建「尊師重道」的價值
參、從「治法」到「法治」之「校規」觀念檢討
一、校園傳統的「治法」規範意識
二、朝向「法治」的校規觀念
肆、朝向法治國行政的校規制訂與運作
一、我國傳統的校規型態
二、法治國行政的校規制定原則
三、處罰的「教育性」意涵
伍、結論
壹、導言
長庚大學的「遛鳥俠」事件,充分地彰顯我國的校園法治文化仍有待建立,
獎懲的委員會開會並沒給學生說明的機會,反而是不是獎懲委員會成員的校長找
去給訓斥,不知是否為獎懲委員的教務長在會後,居然對學生說:「對你的獎懲
太輕……我已向校長提出辭呈」。而再次召開的獎懲委員會,從一個小過改為留
校察看,其並未說明獎懲的根據是依何規定,為何可以有如此大的差距,似乎僅
依據主事者的判定,同一行為可以從重或從輕,並不必有事先明訂的客觀規定,
而獎懲委員會亦喪失其獨立超然的地位,顯可由校方來操作其結果。(黃旭田:
民 93)長庚大學是追求卓越的高等學府,尚且如此,其他的校園情況,可想而
知。
學生未交作業被老師體罰一百下兔跳,家長到學校理論,竟要求對老師的六
歲女兒處以相同的懲處,作為和解的條件並在校長和督學的見證下簽下和解書
(「
家長教師最荒唐協議 小一生被罰百下兔跳 家長逼老師 6 歲女跳百下償
還 」,蘋果日報, 2005/6/30)。如此荒唐的和解契約,蔑視兒童與學生為法律所
保護的權利主體,竟將孩童與學生的人身自由,作為大人交易的對象,而在一旁
的校長與督學亦並不認為有何不妥,其凸顯人權法治意識之並未在第一線的教育
從業人員心中發芽。
前面所提的兩則事件,絕非是特例而是冰山的一角,雖然台灣從解嚴以來的
民主化進程亦有接近二十年的歷史,但校園裡的人權法治文化,似乎仍停留在解
嚴以前,縱使教改的「鬆綁」口號,解除了國家對校園的管控,教育基本法第二
條,亦明訂人民是教育權的主體,大學自治或學校本位管理,象徵政府對學校管
控的鬆手,但這並非意味著學生的主體性,被學校的師長所肯認,例如,縱使教
育部宣稱並無全國統一的髮禁,而是由各校自主決定,但仍有學生必須透過網路
的連署來推動反髮禁的運動(「誰說沒髮禁?學子 e 致反對 」,自由時報,
2005/05/09)。
本文將先從法治文化的角度,指出我國的校園規範意識,仍停留在「義務(責
任)本位的法律觀」,仍與民主化後強調以「權利為本位的法律觀」相齟齬。進
而檢視我國的校園規範型態,仍不脫「治法」(rule by law)而非「法治」(rule
of law)的觀念。最後,將檢視我國的校規並指出朝向法治國行政的校規制訂與
運作的相關原則,甚至「教育性」的處罰觀念。
貳、從「義務(責任)本位」到「權利本位」之法律觀
1
一、傳統的師生規範關係
在我國的校園裡,「學生權利」是一個陌生的用語,向來我們會用「學生的
職責」,來表達對學生的規範期待,我們會對學生諄諄訓誨,要其尊重師長、努
力讀書等,而在我們的生活俚語中,更常訓示兒童需「有耳無嘴」,其清楚地表
達,學生之未成年的身份,其主體的意見表達,是不適切的,其更被期待的是聽
從尊長的教誨。這樣的規範用語,不僅是針對學生的身份而已,對其他的身份如
老師或父母親,我們亦是從其身份來界定其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如傳統的倫理觀
念即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強調其行為舉止或人際間的規範期待,
莫不以其身份作為界定的依據,所以「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
信」,即強調不同的身份關係,即應有不同的倫理關係與規範期待。
換言之,我們的傳統倫理關係,常根據不同的身份而有不同的行為期待,而
「責任」或「義務」是其主要的規範語言,而主張「權利」,對許多人而言,無
異是一種「造反」的表達,蓋其打破了既有不對等的人際關係,將相互間拉成平
等的關係,在相互平等與對等地尊重下個人的利益主張或意思表達是平等地被保
障的,每個人不會因其身份關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高考物理(四川卷).doc
-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材习题解答.pdf
- 专题14 世界区域地理-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VIP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9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从优秀走向卓越——高中阶段的优生培养策略课件高中尖子生培养主题班会.pptx VIP
- 北京市清华大学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8三相电路.ppt
- 自注意力机制.pptx VIP
- PGT-25-PLUS-燃气轮机结构介绍-图文.ppt.pptx
- 电路分析基础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7 5-7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