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 要:文章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旨在研究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内部维度与听力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听力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消极的自我效能(无能为力感及易受干扰感)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尤为显著。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听力能力;影响 一、引言 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第一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一词,并将其定义为“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1]。此后,学者们日益关注自我效能感的应用,其定义慢慢被扩展为人们对自身是否具备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一种判断。 国外学者已将自我效能感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实践领域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研究包括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包括自我效能感的组成、影响机制和作用等,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和文化行为的影响。而国内学者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的作用;二是自我效能感在心理领域的作用;三是自主效能感的量表编制研究。国外学者Laura Jean Smith研究了在传统和跨专业教育物理治疗课程中,自我效能感、文化竞争力和学习环境感知力之间的关系[2]。张日等人研究了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的关系[3]。朱莉等人比较了听力自我效能感和听力策略对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成绩的影响差异[4]。本文主要研究自我效能感内部维度对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学生听力成绩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1.受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湖南省某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和翻译专业124名大一新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116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是根据边玉芳教授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发展而来[5]。问卷的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信息,包括班级、姓名、性别。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共包括10个因素(即 “良好学习结果信念”“目标达成感”“自我怀疑感”“易受干扰感”“不良环境感受”“天资感”“无能为力感”“努力感”“积极的自我预期”和 “自我确信”[6])、15个问题。计算得出,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29 。 听力能力的参考标准为学生的英语听力入学考试成绩。 3.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共发放133份问卷,已全部回收,可用于数据分析的有效问卷为124份,有效率为93.2%。 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三个方面。 三、结果 1.描述性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在124位学生中,自我效能感最低分为26分,最高分为68分(满分为75分),平均分为45.3145分,方差为7.87542。听力成绩最低分为47分,最高分为98分,平均分为75.0484分,方差为11.87595。这表明受试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听力成绩分数个体差异均极大。 2.相关性分析 从表2可知,听力成绩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系数为.366**,显著值为0。这说明我们有近乎100%的把握认为听力成绩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同时,从下图可以看出,因变量听力能力在自变量自我效能感上呈正态分布。由此可知,听力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从表3可知,听力成绩与目标达成感、自我确信和自我筛写嬖谙喙匦缘目赡艽笥5%(0.010.05);无能为力感则与听力成绩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α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